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長教育的!什麼事動不動就「我回家問問孩子喜歡不,上不上、學不學都‘尊重’孩子的意見」!那孩子要是不喜歡,是不是什麼都不用學了?那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01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它不僅需要孩子勤奮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這是一位家長分享的真實事例:
魯尼7歲時上小學一年級。
小傢伙一開始很興奮,特別喜歡去學校上課。可上了兩月後,開始不耐煩了。
一天晚上,他終於說:「媽媽,我今天不想去上課!」
「為什麼啊?」
「我不喜歡上課和寫作業,簡直太無聊了!」
對孩子的這種反應,我早有預料,於是安慰兩句,然後堅定地告訴他:「今天必須得上!上學、學習知識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不能因為困難、麻煩就不去,媽媽會陪著你的。」
「不去,我就不去!」他繼續鬧,然後感歎道:「大人真幸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小孩子真不幸福,什麼都要聽大人的!」
我告訴他:「很多事情你們小孩還不懂,不能做決定,就得聽大人的!」
「學習知識也可以在家裡學,為什麼非要去學校?」
對孩子這樣一問我告訴他:「學校不僅能學習知識還教會你怎麼和去他同學友好相處,這是在家裡學不到的。」
在沒有孩子之前,我曾告訴自己: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凡事跟他商量,絕不逼他做任何他不想做的事。
然而,有了孩子之後,我的想法漸漸變了。
我發現, 父母絕對不可能與孩子成為朋友,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必須替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有時甚至逼他們做不願意做的事,尤其是在學習上。
02
放棄,是弱者的擋箭牌
朋友的弟弟,高中沒念完就開始在家啃老,每天花大把的時間打遊戲。
朋友到處求人給弟弟介紹工作,十次有九次都黃了。因為每次只要換了新工作,用不了一個月,他就開始抱怨公司沒前途,業務不好做,老闆很摳門,同事不友好……再然後,就是徹底不想幹了,辭職走人。
有一次約好了面試時間,到點了還不見人,人事給他打電話,問怎麼還沒過去,他說:「太遠了,不去了吧。」其實,只有半小時的路程而已。
他給姐姐列了幾大條件,他喜歡的工作得是這樣的:
不能離家太遠;
不能工資太低;
不能工作太累;
不能加班;
……
朋友氣得反問他:「我也想問,這樣人傻錢多的公司,上哪裡找?」
幾經折騰之後,朋友終於放棄了,然後,就被弟弟拉黑了。
她的弟弟,今年才20歲。
一開始,沒能堅持好好讀書,小小年紀就輟了學;
後來,沒能堅持自食其力,生活變得一團糟……
你發現沒有,這些眼高手低的放棄,其實都不過是在複製從前的人生,掩蓋自己的懶惰和頹廢。
有了第一次放棄,下一次放棄就會變得更容易。
而那些美好的東西,仿佛隔了千山萬水,高不可攀。
每個人身邊或許都有一兩個這樣的人。年輕的時候,他們恣意果敢,說走就走,惹人羡慕。可過上幾年你再看,30多歲了,還在做著新人都能做的工作,喜歡的工作仍然做不長久,職業規劃依舊混亂。
你問他為什麼,答:不喜歡。
一句不喜歡,輕易就把本該付出的努力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