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講堂 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媽媽沖突的內心!關註“Wendy媽”成為學習型媽媽,讓養育生活更輕松!
幼稚園入學了,開學第一天,年度「哭戲」再度上演。孩子們因為各種不適應,各種煩惱,只能用哭發洩自己的情緒。同時,在我們看各種報導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孩子卻表現得非常勇敢,只是看著別的孩子哭,自己卻沒有哭。入園第一天,兒子哭得撕心裂肺,可有些孩子表現淡定,資深幼師道出真相
同事小旭4歲的兒子今年剛上幼稚園了,儘管不忍心孩子去幼稚園,但又要放手讓他有該有成長,所以小旭和丈夫早早地就物色好了一家幼稚園。
送孩子入園的前一周,小旭就每天都給他「打預防針」,告訴他快要上幼稚園了, 孩子即便不願意,也點頭答應了。
這不今天是入園第一天,小旭送完孩子後到辦公室說:「 兒子哭得我心都碎了,但有些孩子宛如個「小大人」,一聲不哭特別淡定。」
據小旭說, 送孩子路上還好好的,可是到了門口正要說再見,她家孩子突然「哇」的一聲哭得那叫個撕心裂肺,抱著她的大腿就是不進幼稚園。
無論小旭哄還是嚇都不管用,說什麼也不撒手,最後還是幼稚園的老師硬把孩子抱進園中的。看著哭得可憐的孩子,小旭心疼壞了。
可是, 她看見有那麼兩三個孩子一點也不哭鬧,特別淡定地和爸爸媽媽打了招呼,自己就高興地進幼稚園了,甚至還幫忙安慰其他哭泣的孩子。
小旭家兒子的班主任, 作為一個資深的幼師,解答了小旭的疑惑。其實第一天上幼稚園孩子會哭鬧在所難免, 但是有那麼一些「淡定娃」,大多和孩子成長的家庭有關。
上幼稚園不哭的孩子,往往來自這幾種家庭
1) 有分離意識的家庭
那些上幼稚園不哭的孩子,往往之前都會有過上早教班或者體驗過其他課程的經歷。
這樣家庭的孩子,早已經習慣了和父母的分離,內心也有了分離意識,知道自己只是和父母暫時分開,放學後父母就會來接自己,自然就不會哭鬧了。
2) 能滿足孩子安全感的家庭
有這樣一群聰明的媽媽,她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明白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重要。於是從小,當孩子黏著自己的時候,自己總是會放下手上的事情,陪伴孩子一會。
當然,如果在自己很忙碌,或者需要離開一小會的時候,這些聰明的媽媽會跟孩子進行一個簡單的分別儀式。
就比如告訴孩子,自己要去做一件什麼事,然後什麼時候回來再陪伴他。與此同時,媽媽們會嚴格遵守自己跟孩子的約定。
一直保留著這樣的習慣,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從媽媽那裡得到了充分的愛,也自然會被滿足安全感。
而讀幼稚園來說,就像是平時自己跟媽媽的那些短暫的告別一樣,相信自己的媽媽會遵守承諾,放學的時間準時來接自己, 而不是不要自己了。
3) 經常帶孩子接觸外人的家庭
現在很多家庭都知道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不會一直把孩子禁錮在家裡。孩子有了一定的社交經驗,再到一個新環境時,就會特別容易適應。
家長們會經常帶孩子外出,在社區裡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在公園見到小朋友時鼓勵一起活動,到商場讓孩子自己挑選禮物、諮詢導購。
有的家長喜歡帶孩子參加朋友的聚會,讓孩子和朋友們的孩子多多接觸和交流。有條件的家庭還會經常帶孩子外出旅遊,見識外面的世界,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還有的家庭會送孩子去早教班,提前適應幼稚園的集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