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走啦,快點。」
路邊停著一輛車,先下車的媽媽不停地催促著車裡的孩子。
「快點啊,怎麼這麼磨蹭?都多大的人,就不能快點嗎?你再這麼磨磨蹭蹭,就不要回家了!」
女子用力地把車門一摔,啪得一聲,卻擋不住車裡響起的撕心裂肺的哭聲。
接著,車門又被緩緩打開,好像很費力的樣子。而車裡慢慢下來的,是一個4歲左右的孩子。媽媽見孩子下車,扭頭就走,於是孩子又哭了起來,邊哭邊喊:「媽媽,不要啊,媽媽,等等我。」
01
以下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不要玩水,不要玩水,我說了不要玩水你耳朵聽不到嗎?」
「不可以打妹妹,你是老大,你要保護妹妹。你這孩子,我說了不要打你怎麼還不住手!」
「你感冒了,不能吃薯片,把薯片給我!給我!馬上!」
「說了多少遍了,專心學習,用心學習,你聽到了嗎?聽到了?聽到了怎麼還不快點學習?」
……
曾幾何時,那個天真可愛的天使變成了炸藥包引線,隨時引爆爸爸媽媽的情緒。可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留下的殘骸,是孩子那顆脆弱無助的受傷的心靈,是破碎一地的安全感、自信和自尊。
很多家長覺得明明跟孩子講完道理了,孩子該明白事理了,該馬上行動了,為什麼孩子就是毫無行動?
因為,爸爸媽媽們,你們可以再多點平靜,多點耐心,多等待10秒。
如果不多等待這10秒,你會後悔10年,甚至更久。因為,你在孩子的心靈上一點一點地撕裂出一個洞,以後,你將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補這個洞。
02
你偷得懶,都會變成孩子未來的坑
慢工出細活,教育孩子,唯有耐心,才能成為孩子進步的基石,而不是大坑。
《這世界偷偷愛著你》中寫過一件事。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的兒子特別淘氣,整個晚上都沒閑著:
把水弄到他們身上,把小狗尾巴的毛揪了一把,還打碎了一個昂貴的瓷壺。
面對此情此景,朋友並沒有發脾氣,而是在兒子每次犯錯後,她都溫和地一遍一遍教導他。
我不禁感歎「你對兒子真有耐心」。
她說自己脾氣並不好,如果因為發脾氣「家散了,就不好辦了」。
很佩服這位媽媽的遠見和格局,耐心這件小事,看著似乎不起眼。
但是父母一旦偷了懶,耐心匱乏的背後是孩子心裡深深的黑洞。
03
用耐心餵養的孩子更優秀
孫茜在《你好媽媽》中談過對孩子的耐心:
「媽媽,什麼是添加劑?」有段時間,孩子很喜歡問這個問題,連續好幾天,每天都要問四五遍,每一次孫茜都耐心回答。
主持人問:他如果問一百遍,你就準備答一百遍?
孫茜回答:對,他如果問一萬遍,我也準備認真的給他回答一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