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唯獨德國不一樣,他們故意讓孩子 「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輸得徹底,還專門出臺法律 禁止學校設置早教益智課。
「我家孩子4歲都會奧數了,德國小孩10歲還不會乘除法」;「錯過了大腦開發黃金期,等著後悔吧」。
結果呢?最新資料顯示,德國人口僅有8300萬,卻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 也就是說,全球頂尖的學霸,德國占了50%。
憑什麼?看完德國「輸在起跑線上」的 另類教育,你就知道原因了,總的來說有以下3點。
1.沒有統一的教科書,上課只有幾張紙,培養專注力
沒有統一的教科書,老師上課就帶幾張彩色的紙,孩子們圍成一個圈找圖片上的不同,對圖片進行排序等等。
老師解釋:這是為了鍛煉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從小知道 「錯過了這堂課,就沒有得再補」,這樣孩子們就會付出100%的專注認真聽課,不會東玩玩西鬧鬧,學習效率自然越來越高。
上課沒有教科書
2. 不教計算題和公式,自己做實驗,培養邏輯力
德國不教加減乘除計算,更不讓孩子學奧數益智課、背誦公式,他們不提倡填鴨式教育。
而是通過遊戲讓孩子明白各種 抽象深奧的數位、科學原理。比如體積是什麼?
石頭體積從大到小排列
生雞蛋和熟雞蛋扔水裡,為什麼一個浮起來一個沉下去?觀察得多,思維自然更深更廣, 真正激發孩子的智力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