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是最好的教養!10歲之前給孩子制定4條規矩,未來更優秀

小魚 2022/05/28 檢舉 我要評論

有一句話叫: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同樣的,孩子小時候如果沒有教給他們某些規則的話,他們長大了可能會變得不懂規矩而平庸。所以,根據過來人的經驗,以下五條規矩,一定要在孩子十歲之前給他們定下來,這樣他們才會越來越優秀。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什麼樣的人,最招人喜歡?

答案最高贊是:有修養的人。

是啊,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就像一縷春風,時刻讓身邊的人感到暖心和舒適。

有網友列出了自己身邊的例子:

和有修養的人相處,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因此,做家長的,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高尚品格,即使將來成績不能名列前茅,至少也能受人尊敬,承人讚賞。

怎樣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呢?首先要給孩子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懂規矩,守情理,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1.不嘲笑別人的缺點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班裡有個很討厭的男生,他總愛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

就因為他這口不擇言的毛病,班裡沒有一個同學願意和他做朋友,連同桌都對他敬而遠之。

也許有人會說,小孩子就是開個玩笑,應該沒有惡意的。但是在你眼裡的玩笑,對別人來說卻是紮在心裡的刺,生生的戳破了他人的自尊。

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教導孩子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更不要隨意嘲諷他人的缺點。

人無完人,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當你在嘲笑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在反諷自己。

如果發現別人的缺點,你可以用善意的方式提醒,並且説明他改掉缺點。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2.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

同事慧姐給我講過一件事。

那天,她帶著8歲的女兒去親戚家做客,女兒在親戚家孩子的房間裡玩了一會,回到家後,就發現她把親戚家孩子的水晶髮卡帶了回來。

這事,說好聽點,是帶回家玩玩,說不好聽的,那就是偷。

慧姐氣急敗壞,質問女兒為什麼要拿走別人的東西,女兒卻眼巴巴地望著她:我就是覺得好看,我想要。

慧姐聽了這話更生氣了,抓起尺子把女兒的手都打腫了,之後領著泣不成聲的女兒登門道了歉,並還了東西。

我對慧姐說,你對孩子有點狠了,拿了別人的東西好好教育一番就是,不至於把孩子打成那樣吧。慧姐歎了口氣:我也知道手下的重了點,但是我害怕啊,怕她不長記性,以後變成慣偷怎麼辦?我真是不敢想。

慧姐的心情我能體會。當家長的,最怕的就是孩子學壞。偷拿一個髮卡是小事,但如果不知悔改偷上了癮可就是大事了。

因此,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再喜歡,也不能在沒有經過他人的同意的情況下,就隨便拿走。

取物前征得他人的同意,是待人接物最起碼的禮儀。

3.遵守規則和秩序

成都一輛公車急刹車,車上一名小學生的豆漿潑在了地上。

為了擦乾淨倒在地上的豆漿,小姑娘在之後的十分鐘裡,蹲下來約12次,用光了兩包紙巾,才把豆漿痕跡完全擦拭掉。

記者採訪時,她說: 公車是公共場所,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走的時候就該是什麼樣子。

如此有教養的孩子,讓人不得不給她點個贊!

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有很多既定的規則和秩序的。

所有規則的制定,都是為了方便社會中的你我他。而規則一旦制定,就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遵守。

孩子年幼,對規則尚沒有太清楚的概念,家長應該以身作則,主動遵守秩序,尊重規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家長必讀講堂小古老師說過: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前提是,家長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否則,孩子不會完全信服和遵從家長的教導。

4.犯了錯,就必須要道歉

國外一個視頻中,父親帶著兩個女兒在超市買東西,小女兒打掉了姐姐手裡的書,父親要求她給姐姐道個歉。

但無論怎麼說,小女兒就是不肯,甚至還躺到了地上耍賴。

但父親並沒有不耐煩,他扶起女兒,依然非常耐心的和她講道理。

最後,小女孩終於鼓起勇氣對姐姐說了抱歉,姐妹倆和好如初。

對很多人來說,說出「對不起」這三個字很難,因為他們覺得道歉是件很丟臉的事,仿佛說了抱歉,就會低人一等。

但其實,做錯事懂得說抱歉,才更是值得被讚賞的品質。道歉沒什麼可怕的,只要擁有知錯就改的態度和勇氣,沒有人會看不起你,反而會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讓孩子從小養成知錯認錯、知錯就改的好習慣,能夠幫助他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Wendy媽咪有話說:

小規矩大道理,這些看似平常的規矩,也許在大人眼裡都不是什麼大事兒,但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卻是他具備良好修養的基礎,如果你的孩子在這些方面存在問題,趁早立好規矩,孩子長大後也會感謝你。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