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常會遇到一個難題,就是 不知道寶寶想表達什麼。
開心的時候還好,一旦寶寶莫名地哭泣,皺著眉頭,撅著小嘴,捏緊小拳頭,甚至背都拱起來了,我們就特別想知道寶寶到底想說什麼。
是餓了、困了,還是哪裡不舒服, 要是寶寶能說話該多好呀。
媽媽們別急,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他們會用表情和動作告訴我們他的需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寶寶給我們發送的信號吧。
01 寶寶的4種常見信號
先來看一看,寶寶在下面4種狀態下,會有哪些表現。
1、餓了
寶寶出生後,喝奶是他的頭等大事,新生兒每天進食的次數可以高達10-12次。可是有時候我們會分不清,寶寶哭鬧到底是沒吃飽,還是不想繼續吃了。
一般來說,當寶寶感覺到餓了或者飽了時,會先向我們發送 早期信號,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回應他,寶寶就會變得煩躁不安,甚至哭鬧。
所以一定要細心留意寶寶的信號,按需餵養,而不要定點定時地按時餵養。
寶寶餓的時候:
可能會舔嘴唇,吸吮自己的小手,把頭轉向兩邊,並且張開嘴想要覓食。
如果寶寶已經6個月,開始加輔食了,他會表現出對食物的興趣,把頭和身體湊近食物或者餐具。
2、飽了
雖然寶寶還不會說話,但他們已經 懂得分辨什麼是飽的感覺。
當寶寶吃飽時,一定要及時停下來,不要強迫他繼續進食,否則不僅寶寶的 情緒會升級,從煩躁變為哭鬧,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安撫好,還可能 造成寶寶不愛喝奶、吃飯的情況。
寶寶飽的時候:
喝奶或者吃食物的速度會慢下來,表現得不專心;
把奶嘴、乳頭或者食物吐出來;
閉上嘴巴,推開奶瓶或者勺子;
把背拱起來,把頭轉開。
3、想要和你互動
寶寶想要和你玩的時候,可是你們 建立聯結,增進感情,同時幫寶寶刺激大腦,開發智力的好機會。
如果在這個時候忽視寶寶,忙自己的事,或者玩手機,就會影響他安全感的建立,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不利。
寶寶想和你玩的時候:
眼睛會注視著你,把頭轉向你,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
兩個月開始,他可能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好像想要和你說話;
再大一點,寶寶還可能會向你伸手,開心的拍拍手,引起你的關注。
1歲前怎麼和寶寶互動呢?
你可以注視著他的眼睛,對他微笑;
做一些誇張、搞笑的表情,逗寶寶笑;
模仿寶寶的表情、聲音,陪他說話,或者唱歌給他聽;
還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陪他玩適合的玩具。
1歲前陪孩子玩什麼,可以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