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講堂 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媽媽沖突的內心!關註“Wendy媽”成為學習型媽媽,讓養育生活更輕松!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就是最好的營養品。
對於天生感情內斂的小男孩來說,我們更需要溫柔的表達。——Wendy媽
01
有天朋友跟我講了一件事:
她家6歲的弟弟和8歲的姐姐吵架。
起初是姐姐誣陷弟弟偷拿了她的毛筆,弟弟講不過,吵架就升級為打架了。
之前,姐姐仗著弟弟小,一直欺負弟弟。可最近,弟弟覺醒了,他思維慢慢成熟,體力也大幅提升,男孩子長到6、7歲,沒有爆發力,也是有蠻力的。
他雙手叉腰,惡狠狠地眯著雙眼,一邊說:「是時候讓你看看我真正的厲害了」,一邊扭住姐姐的胳膊,把姐姐按到了沙發上,準備打……
朋友正做著家務,叫停了半天,倆人誰都不聽。
朋友急的直叫:「弟弟,弟弟,鬆手!媽媽不是告訴過你,要保護姐姐,讓著女生嗎?」
一聽媽媽這話,剛才惡狠狠的弟弟立刻鬆手並委屈地哭起來:
「你總告訴我男生要保護女生?為什麼呀?那誰保護我啊?」
朋友趕緊柔聲道:「這世界上永遠有一個女人,無論你好你壞,她都保護著你呢!」
弟弟聽了,立刻破涕為笑,開心地說:「媽媽我知道那個女人是你。」
那天,弟弟不但沒再和姐姐吵,還很體貼地主動幫媽媽洗碗,收拾屋子。
朋友感慨:看來,養男孩,更要溫柔。
確實,在常人印象裡,男孩皮實、心粗又大大咧咧,粗放養育也無所謂,可當我們讀懂男孩的成長過程,就會明白:
養育男孩,要溫柔以待。
02
請理解男孩們的「特色」。
每天在放學的時候,如果你剛好從社區經過。
一路上就會遇到剛放學的孩子們。
這時只要你稍微留意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情景。
女孩們三五成群,分享著零食,聊著天。
而男孩們呢,兩三個追著另幾個,一路追追打打。
衣服在地上拖著走。
還好幾次看到在地上滾著打架的。
你揪著我的衣服,我拽著你的書包背帶,誰也不讓誰。
我好幾次有「勸架」的衝動,可轉念一想,他們天天這樣玩,真的有必要嗎?
這不就像我們小時候啊!
那時附近的幾個小組的孩子,分成兩派,經常在一起打架玩。
彈弓、木棍、玩具槍就是常用的「武器」。
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的孩子,雖然被管教的時間更多。
但男孩們骨子裡的「野性」卻一點也沒有變。
這應該就是男孩本色吧,他們更好動、好鬥。
所以,真的不要期待自己家的男孩總是乾乾淨淨的。
要知道大部分(幾乎所有)的男孩小時候都喜歡在草地上、地板上打滾兒。
喜歡拿著樹枝當寶劍。
看到一棵樹就能玩騎士打強盜的遊戲。
他們喜歡攀爬,不愛乾淨。
所以你會常責備他們邋裡邋遢。
可親愛的,真的不要太認真了,說說就好。
這就是他們的樣子。
等到了某一天,他們就不會這樣了。
也會關心自己的容貌裝扮。
這時,他們就進入了新的階段,已經不是那個小男孩了。
03
除了理解他們的行為外,更要關注男孩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