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寶寶來說,長牙意味著人生階段一段新的開始。如果寶寶萌發了一口健康的牙齒,就可以正常咀嚼和進食,還可以通過牙齒來學習說話。長牙的時候會給寶寶帶來一些不適感,因此這個時候寶寶的情緒會有一些變化。
家長必須要多加留意,及時給孩子提供幫助。這樣不但可以緩解嬰兒的不適感,還可以保證嬰兒的口腔健康。
寶寶長牙有哪些前兆呢?
1. 口水變多
其實家長足夠細心,就能發現在寶寶出牙前總會有一些特徵,比如流口水。
很多人會覺得小寶寶呆萌的表情再配上流著口水的模樣,十分可愛,但家長卻不這麼認為,口水流多了會導致口水疹,寶寶也不會舒服。
尤其是長牙的期間,寶寶的口水量增多,家長要及時給擦乾淨。
2. 情緒暴躁易怒
因為出牙的不適感,寶寶會有情緒變得暴躁的表現,也不像平時那麼平和了,反而變得很容易憤怒,愛耍脾氣,這都是要長牙的表現。
3. 喜歡咬東西
長牙的時候,寶寶的牙齦會覺得癢癢的,所以總會想要咬東西來摩擦牙齦緩解不適。這個時候家長要保證寶寶身邊的物品都是乾淨的,避免寶寶「病從口入」。
4. 牙齦發白
當家長發現寶寶的牙齦發白,那有可能是寶寶要出牙了,要幫助寶寶做好口腔的清潔和護理。
小寶寶出牙有規律寶寶出牙有早晚,一般來說,嬰兒在4-7個月的時候會最先長出下面兩顆門牙,然後長出上面兩顆門牙,其餘的牙齒會不定順序地依次長出。
當然,每個孩子長牙的時間也不相同,有些小寶寶一歲多就長滿了20顆乳牙,可是有些寶寶卻要到2歲半左右的時候才能長滿,家長可以仔細對照一下孩子出牙時間和順序,看你家的娃掉隊沒?
但若是娃超過1歲這個時間點還沒出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避免身體哪方面出了問題沒有及時發現。
如何緩解嬰兒長牙的不適感?
1、降溫和摩擦
牙齒的萌發過程是由內而外,而且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與其說給兒童帶來了更多的疼痛感,不如說使兒童產生了痛癢感。在這個階段,用合適的力道來刺激兒童的牙齦,不會使兒童產生排斥現象。家長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或者濕潤的毛巾幫助嬰兒摩擦牙齦。冰冷的感覺和壓力可以有效的幫助嬰兒緩解長牙的不適。
2、準備咬環
現在的社會發展非常的迅速,很多的嬰幼兒用品都逐漸的開發出來。咬環就是一種可以有效的幫助嬰兒緩解長牙痛苦的嬰兒用品。這些咬環絕大多數都是用橡膠來製作的,還有一些裡面會充滿了不同的液體,可以冷藏。寶寶可以通過啃食這些咬環來使牙齦變得舒服一些。
3、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讓寶寶不再注意自己要冒出牙齒的牙齦。試著和寶寶一起玩他最愛的玩具或者用雙手抱著寶寶搖晃或跳舞。有時,只要玩一下躲貓貓遊戲就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可以讓寶寶忘記不適感。
寶寶出牙期,家長怎麼做?1. 少吃糖,勤給孩子清潔口腔
甜、軟精製食品由於其含糖量高,又易於滯留在牙縫中,細菌可利用糖產生酸性物質而腐蝕牙齒,故應少吃。當寶寶開始長出第一顆小牙時,家長就要給寶寶刷牙了,可以用手指套著紗布沾濕水後輕輕地擦一擦寶寶的小牙。面對家長最關心的齲齒問題,其實最重要的一點預防措施就是勤漱口,所以寶寶吃完東西後家長要讓寶寶喝口水漱漱口。尤其是在寶寶喝完奶以後,一定要注意漱口哦!不然很容易形成「奶瓶齒」。
2. 調整輔食的粗細、多吃膳食纖維
寶寶出牙後,吃的東西也要發生變化,不能還是軟爛的,家長可以適時地調整輔食的硬度,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同時也可以刺激牙齦繼續長牙;同時,由於進食的是粗糧,必須細嚼慢嚥,這樣可促進唾液分泌,減少食物的粘附和牙菌斑的形成,起到了護齒作用。
3. 加強鈣、磷、維生素C攝入
鈣是組成牙齒的主要成分,人體鈣攝入充足則牙齒堅固。足量的維生素C是預防牙病的重要措施,如果缺少它,可以導致牙周病。奶類和豆類製品鈣含量最為豐富,尤其是乳類,其鈣、磷比例合適,人體容易吸收;蔬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是不容忽視的護齒食物。有條件的還可以每天補充適量的水果(如橘子、檸檬等)。
Wendy媽咪有話說:
孩子的長牙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口腔的健康。因此,家長必須對孩子的牙齒狀況多加留心,一旦出現了一些異狀,一定要及時去牙科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