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帶女兒去商場買鞋,遇到一對母女也在選鞋。不過從她們的話裡行間,聽得出在店裡已經耗時很久了。
女孩嘟著嘴巴,坐在沙發上一聲不響,媽媽則認真在給她找鞋。
「這雙鞋子透氣,你快試試」。
「不,我就要那雙粉色高跟鞋。」
「那雙是舞蹈鞋,穿不了幾回,你怎麼就不聽呢?」
女孩撅著嘴不說話。媽媽臉色陰沉,正要給女孩試鞋。女孩甩開媽媽的手,坐到了另一邊。
媽媽氣鼓鼓地把選的幾雙鞋放回了貨架上,丟下一句:「別買了,回家吧」,就走了。
女孩見媽媽走了,委屈地哭了。售貨員見她哭的可憐,勸她快跟上媽媽,別走散了。女孩自顧自地繼續哭,大概她是真喜歡那雙粉色高跟鞋,一直不肯離開。
過了兩分鐘,她媽媽掉頭回來,催她回家。女孩不吭聲,低著頭弄手上的皮筋。
母女倆人就這樣僵持了很久,最後女孩拗不過媽媽,買了一雙帆布鞋。
我看了下貨架上那雙粉色高跟鞋,從實用的角度,這雙鞋確實不高,但真挺漂亮的。淺口的,鞋外面全是亮晶晶的小彩片,很適合舞臺上表演時候穿。
一個是實用,一個是喜歡。如果女孩可以自己決定,我想她肯定會選擇粉色高跟鞋。只是當下,她沒有決定的權利。
02
看到這對母女,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曾幾何時,我也這樣,霸道地為孩子決定過。
有段時間,女兒特別迷戀公主裙,每天的穿衣,都恨不得是公主裙。但那天深圳天氣陰冷,不適合穿裙子。而女兒執意要穿,而且搭配的亂七八糟。
上身,打底衣是條紋,外面套一件短袖蓬蓬裙。下身,搭一條紅色褲子,襪子是藍白條紋。整個就是一個四不像。
那天我們是計畫去看車展的,看她穿成這樣,我的第一反應,媽呀,這能見人嗎。於是,我果斷地叫她去換。
女兒不肯去,我就自己去衣櫃裡找了一套,我認為很漂亮的衣服。
「我不喜歡這套,不漂亮」。
「不會啊,這件也是裙子,而且搭配那雙小皮鞋最漂亮了」。
總之,女兒就是不願意脫下來。沒轍,我只能連哄帶騙讓她換了。
還有一次去買零食。我挑的都是水果、麵包、優酪乳之類健康的東西,女兒卻選了一大堆垃圾零食,薯片、糖果、辣豆豆…
我說,這些吃了容易上火,而且也沒什麼營養。女兒說秋游野餐就要吃點不一樣的。
娃爸附和了一句: 「孩子說的沒錯,你就讓孩子決定吧」。
是啊,就幾包零食,讓孩子自己決定又能怎樣呢。況且,這些零食又不是禁制食品,只不過在我們看來,少了點營養罷了。小時候我們自己不也喜歡吃這樣的東西嘛。
後來,放手讓女兒自己選購後,她開心的像個天使。
03
弗蘭克·克拉克曾說:「家長可以傳授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如何離開父母獨立生存。」
胡可的兒子安吉,生性好動,有一次他在玩迴旋鏢時受傷了。
胡可沒有馬上沖過去說: 「媽媽保護你。」
相反,她在微博上發了這樣一段話,發人深省:
「我的少年,在未來的路上,一定還有困難,但這並不影響你勇往直前的腳步,你的微笑是最微暖的力量,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