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占小便宜的父母,很難培養出大格局的孩子。
加拿大社會學家班杜拉主張, 兒童的行為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他們的個性是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模仿榜樣的行為而形成的,父母就是他們的直接模仿物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未來的樣子,就是你現在的模樣。
就像俞敏洪所說:「 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01
這事跟身邊的朋友聊起時,大家都很有感觸。
有一位家長朋友,是開水果店的,經常遇到一些大人帶著孩子來買水果,趁著看店的人不注意或是人多的時候,直接拿起一些水果塞到孩子手裡。
有天,剛好撞見一個奶奶抓了一把蜜桔塞進孩子的手裡。老人家見被人發現,也不慌張:
「賣水果不讓嘗,怎麼知道甜不甜呀?」
說完便揚長而去。
朋友無奈地說:「倒也不是心疼水果,只是每次看到大人帶著孩子一起這麼做,怕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在平常生活裡,類似場景並不少見:
超市的在免費試吃櫃檯前,領著孩子吃個沒完;
看到公共衛生間放置的卷紙,塞進包裡帶回家;
帶孩子出去玩,想方設法不給孩子買門票.....
「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這種心理很多人都有。
事情都是小事情,東西也不值幾個錢,但是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都是極其惡劣的。
02
貪小便宜,是一個不起眼的毛病,不至於罪大惡極,但卻令身邊的人感到不舒服。
郭德綱有段相聲裡說有三種人不可交:
一是打車搶後座的;
二是去澡堂子洗澡脫衣服快,完事兒穿衣服慢的;
三是吃完飯該結帳了就躲衛生間。
這三種都是愛貪小便宜的人,讓人敬而遠之。
人生中,大事小事都是很公平的,當你得到了一些便宜,你也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
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最後占了一點便宜感到開心,失去的卻是道德和教養、眼界和格局。
更可怕的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小孩子沒有判斷事物對錯的能力,大多正處於建立是非觀念的時期,他們在模仿大人的行為中學習,當這種投機取巧佔便宜被模仿成為孩子的習慣時,對他之後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
短期看,這樣的孩子沒有什麼問題,甚至會被人誇獎成聰明,但是未來在人際關係中容易受挫,愛佔便宜的孩子,長大後身邊很難有交心的朋友。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句話是真理。
03
不貪便宜的父母,才能養出有格局的孩子。《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對兒子的教育方法,獲得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節目中,霍思燕考驗兒子的獨立能力,讓嗯哼獨自去給自己買一杯冷美式咖啡。
結果,嗯哼不僅成功給媽媽買回了咖啡,還貼心地給媽媽帶回來幾塊餅乾。
霍思燕對於兒子的表現十分驕傲,心滿意足地喝著咖啡,吃著餅乾。
突然,她想到一個問題:「嗯哼,這個餅乾是你買的嗎?」
小小的嗯哼完全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妥,無所謂地回答:「不是,是我拿的。」
霍思燕放下手中的餅乾,再次跟孩子確認到底有沒有付錢。
區區幾塊餅乾,媽媽如此較真。嗯哼開始不高興,執拗地說餅乾不用付錢。
一向對兒子溫柔有加的霍思燕,此刻臉色頓時嚴肅起來。
聰明的嗯哼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乖巧地跑回收銀台,詢問店員後明白餅乾是需要收費的,不可以隨便亂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