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是施教者,孩子是受教者。
兩者的關係,與其說是單向推動,不如說是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也需要不斷反思、及時改正錯誤的教育方式。
下列家庭教育中常犯的6種錯誤,家長您中招了嗎?
1:居高臨下,我是一家之主
具體表現:「你不聽也得聽」「我在你這個年紀早就...」「你就得這麼做,是不是想挨揍啊」等等
危害分析: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總是「居高臨下」,認為孩子就得按父母說的這麼來,那孩子在接受批評時心裡還會感到不平衡,有怨恨存在,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你是站在正確的角度批評教育孩子,孩子也會「口服心不服」,批評教育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2:冷嘲熱諷「你什麼都幹不了」
具體表現:「逞什麼能啊,以為自己很厲害」、「你可是真會騙人啊」等等 。
危害分析:
孩子,尤其是處于幼童時期,心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出來自父母的冷嘲熱諷。
他們很難理解,原本和自己關係最親近,平時自己最依賴的父母怎會說出這種「表面誇讚實際上嘲諷你」的話,即使語氣很幽默。
3: 絕對否定,不顧忌孩子的想法
具體表現:「你從來不好好吃飯」、「你就是這麼任性,不聽勸」等等。
危害分析:
批評孩子是用來教育孩子,讓孩子不在犯類似的錯誤,但如果把話說「絕對」,間接意義上是徹底否定了孩子的做法,引起孩子的不滿,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4:言過其實,過度寵溺
具體表現:「我們家寶寶是全世界最好的」、「寶寶做的都是對的」等等。
危害分析:
聽慣父母讚揚長大的孩子,在工作中往往只會聽取贊同的話,而反面的意見會被拒之門外。面對挫折也只會一蹶不振。
5:威脅恐嚇,性格越來越膽小
具體表現:「下次考試再考不進前幾名就把你丟出家門」、「還哭,再哭就沒飯吃」等。
危害分析:
威脅恐嚇會讓孩子憂心忡忡,心理負擔加重,孩子會變得精神恍惚,出現焦慮的癥狀,性格也會越來越膽小。
6:冷若冰霜,導致親情的缺失
具體表現:「都說幾遍了還記不住」、「我有事忙著呢,等等再說」類似話語。
危害分析:
孩子聽到這些話會「潛意識」的認為:父母並不關心我,我們並不重要,時間久了孩子們和父母關係疏遠,變得不信任家長。
教育學者解讀:關注、尊重、平等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
有很多教育學者給出教育孩子的基本規則: 關注、尊重、平等,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核心觀點和基本原則。
這就要求父母除了給予孩子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外,在平常的生活中尊重、關注和平等的看待孩子,而且家父母的正確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對孩子的未來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注、尊重、平等的家庭教育能讓孩子最大化的激發潛能與促進智力發育,孩子的思維更加的發散,人格更加健全,有利于孩子性格的發展,身心健康的成長。
Wendy媽咪有話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孩子現在所有的問題,一定要深挖根源。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與我們的態度造成的,家庭是幸福之源,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家庭建設的非常美好。
請父母們記住,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孩子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