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自然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不想讓孩子遭罪,這樣的想法能夠理解。
但是讓孩子在該吃苦的年紀家長卻為他們遮擋了一切風雨真的是愛孩子嗎?
有時候多讓孩子吃些苦,讓孩子堅定意志更加勇敢,反倒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
然然是一個十分喜歡舞蹈的小女孩,爸爸媽媽很支持她學習舞蹈,為了她的夢想起早貪黑全程陪伴。
每天的身體拉伸訓練疼然然直掉眼淚,爺爺奶奶看到心疼不已,跟然然說太累不要練了。
爸爸媽媽態度卻很堅定,不斷鞭策然然,鼓勵她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能放棄,告訴她今後一定會感謝現在自己所有的努力。
很多網友看到這樣的事件,對於然然父母的行為一片讚賞,實際上沒有哪個父母是不心疼孩子的,這樣的教育也是愛孩子的一種境界。
如果孩子小時候不吃苦,遇到困難就退縮,將來一定難成大事。
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千萬不要讓他選擇安逸。
請父母儘早幫孩子打開生活真相的大門,讓孩子去體驗,他們才會明白現實的殘酷,才會明白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在蜜糖罐裡長大的孩子是感受不到生活的甜,因為他認為這就是生活最基本的樣子。
唯有讓他早早體驗到苦的滋味,他才會努力追求生活的甜。
吃過苦的孩子,更加成熟
前幾天,大一新生帶高位截癱父親上學的新聞一下子沖上了熱搜。
視頻中,郭家寶一邊忙著做飯,一邊跟父親聊天。
這個一說話就笑的樂觀男孩,其實是個苦孩子。
郭家寶3歲時,母親因病離世,5歲時父親因意外事故高位截癱,小小的家寶便開始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
剛開始因個子太小,夠不到灶台,就搬兩塊磚墊在腳底,做飯、洗衣、給父親按摩成了小家寶的家常便飯。
看著孩子本該撒嬌的年紀,孩子卻像個大人一樣承擔這一切。
父親眼淚汪汪,覺得實在對不起孩子,但小家寶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多苦、多累。
家寶上初中後,他帶著父親上學,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癱瘓父親。
今年他以553分的優異成績被中原工學院錄取。學校專門為他準備了一間宿舍,還配備了一些設施,方便照顧父親。
記者問,你認為自己的生活苦不苦?
家寶笑著回答說:「我沒有感覺有多苦,多累,相反,我那麼小就能承擔照顧父親的責任,我感覺很自豪。」
從小就被生活磨練的孩子,更明白生活的真諦,也會更加珍惜擁有的一切。
孩子從不斷的成長中,更懂得人世間的悲歡,很早就懂得人情世故,讓他比同齡孩子更加成熟、自信地擁抱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