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讀書的時候,都會發出過這樣的聲音:讀書好累啊、爸爸/媽媽,我可不可以不上學了。可能每個當家長的人都會聽到這樣的話,尤其是剛升學的孩子,和剛進入幼稚園的小朋友。父母每天送孩子上學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伴隨著社會越來越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這些聲音也在逐漸被放大。
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學,上學太累了。」
媽媽:「不上學不行哦,小朋友都去上學了。」
有媽媽諮詢,說自己的孩子就是這種性子的,只要談到學習就喊累。課外閱讀沒幾分鐘,兒子就有氣無力的說:媽媽,我累了,不想看了。
字沒寫幾個,兒子說:媽媽我累了,手酸了,不想寫了。
剛剛把琴蓋打開來,彈了沒幾下,兒子回頭過來望著我:媽媽,我累了,不想談了。
當孩子學習累了,別放棄,讀讀這6句話。
一、孩子,學習不可能輕鬆,但學習最靠近成功
" img_height="801" img_width="1200" inline="0" src="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4e4cc12a-1b95-4148-aadc-d3fc1125c2c8?from=pc">
孩子,那些你崇拜的偶像、羡慕的名人,其實都沒有「輕鬆」的童年。
柯潔,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棋手,小時候因為學棋經常哭鼻子。
他自6歲開始學棋,其他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的時候,他已經獨自一人到北京學棋,每次輸了就哭,哭濕了半個枕巾。
周杰倫,華語樂壇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人,小時候被媽媽鞭打著學琴。
他從4歲開始學琴,因為多動,媽媽就拿著藤條在旁邊督促,慢慢的,他終於能沉下心來認真練琴。
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很感謝母親,自己的音樂底子都是母親用藤條逼出來的。
董卿說過: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人生在不同階段就有不同使命,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就是現在最重要的責任。
不論學習有多辛苦,但不學習,就要飽嘗無知的代價。讀書,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最大轉機。
二、孩子,你應該心懷敬畏,行有所止!
" img_height="798" img_width="1200" inline="0" src="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65e181f0-4e89-4161-8f64-91bd6d199435?from=pc">
古語有雲: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糾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孩子,你必須心存敬畏,尊師重道,並且時刻提醒自己勤勉努力。
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社會不會同情一無是處的孩子。
比成績重要一千倍、一萬倍的,是心懷敬畏,行有所止,做一個得體的人。
三、孩子,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
" img_height="801" img_width="1200" inline="0" src="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5cfda7e5-f139-4ea7-ad58-85caaccea681?from=pc">
有人說,不會閱讀的孩子會淪為潛在的差生。
我覺得還不僅如此。
因為愛閱讀的孩子,在不斷閱讀過程中,會積累豐富的經驗。
他們會把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跟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繫在一起,讓自己的經驗迅速提升。往往擁有了遠超其他同齡人的知識量。
而且眼界和格局都要大很多。
我建議所有的父母,趁假期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不要等到高考後才後悔。
如果一個孩子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他不會沉迷於手機、電視。
因為他有一種快樂的時光叫閱讀,還有很多獲取知識的途徑。
但是一個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閱讀,而一直喜歡手機和電視。
你想要讓他放棄電視,愛上閱讀,那簡直比登天還要難。
四、孩子,你讀書雖苦,但父母更不易
" img_height="798" img_width="1200" inline="0" src="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d0b65ee2-236d-4142-bcc8-86862d1d4619?from=pc">
讀書很苦很累,你的父母其實都知道:你也一直在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扛起學習的重任。
多少個夜裡,你伏案窗前;寒冬的早晨,坐著電動車去上學,小臉被凍得通紅。
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也承受了很多壓力。
但是孩子,我想跟你說:其實父母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撐你。
一個環衛工為了圓女兒的體操夢,7年堅持每天只吃2頓清水掛麵,就為了每天多省出兩塊錢。
深夜的街頭,一位外賣小哥暈倒在地,醒來後放聲大哭,堅持要繼續送餐,因為家裡還有生病的孩子,不能被投訴。
媽媽靠賣毛絨玩具為生,每天要背著重貨走街串巷,卻連一塊餅也捨不得買。
從你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你的父母就開始無怨無悔地付出。
他們不辭辛苦,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你能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教室裡學習,為了你能有一個美好的將來。
所以,不要抱怨讀書苦,你在為青春拼搏的同時,你的父母也付出了百倍辛勞。
五、有遠見的老師都很絕情,愛孩子的父母都會狠心!
"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200" inline="0" src="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82c0f3d9-7d8f-4053-b1a5-7e6ee8d03715?from=pc">
一位資深老教師說過:
沒有哪個父母真正捨得讓孩子吃苦,不然不會有那麼多寵溺孩子的悲劇。
可我們保護不了孩子一輩子。如果現在不狠心逼孩子學會「七十二變」,將來誰來幫他擋「八十一難」?
有遠見的老師都知道,只有狠心地管,孩子才能真正成器。
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現在逼迫孩子,將來才不會留遺憾。
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裡也練不出千軍萬馬。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就別埋怨他不爭氣
教育需要嚴格且堅定的力量,古往今來都一樣。
在教育路上,老師和家長最應該成為最好的搭檔。
六、孩子,害怕失敗,比失敗本身更可怕!
" img_height="772" img_width="1200" inline="0" src="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2329d459-e2e6-487d-9919-35584dd29a99?from=pc">
楊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她的女兒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學讀書,然後在北京的國際學校上中學。有一次她在餐桌上問女兒,兩種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女兒想了想說:「在公立小學讀書,老師總是讓我們別犯錯誤;在國際學校,老師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誤。」這句話令人心生感慨,為什麼我們的老師、家長、孩子都這麼怕自己犯錯誤呢?
因為犯錯誤就意味著失敗。失敗就意味著自己輸了,不會是受人尊崇的王者。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失敗是成功之母」。但這句話,似乎只是為了讓暫時失利的孩子迅速爬起,重新回到競爭的佇列,寄希望於下一次的勝利。
而很少有父母會告訴孩子,這一次的失敗,該如何面對,如何跨過去。
很多家長唯恐孩子在各種大大小小的「競賽」中落後於別人,總想著為孩子找到捷徑,替孩子鋪好前行的路,讓孩子少失敗一次,少經歷一次打擊。
但是,無論是誰都會面對失敗,家長們與其想著如何讓孩子少失敗一次,不如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
Wendy媽咪有話說:
「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這麼苦」,關於這個問題,在我們小的時候,一直盤旋在我們的心中,如今,突然被孩子這麼問了,這讓小南覺得有點懵。於是,她為了能讓孩子聽懂,就給他舉了一個例子:人其實就像一棵樹,知識就像是樹的年齡。只有一年樹齡的,只能做筷子、柴火;
十年的就可以做桌椅;而百年的,就能成為房屋的棟樑。經過她的回答,孩子瞬間明白了,自己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夠有更大的作用。
當孩子說讀書累了的時候,把上面幾句話送給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