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講堂用最理性的思考,写最走心的文章,疗愈妈妈冲突的内心!关注“Wendy妈咪”成为学习型妈妈,让养育生活更轻松!
很多媽媽跟Wendy媽訴苦:
孩子愛下棋,贏了沾沾自喜,輸了就開始各種埋怨,要求再下一盤,直到再次贏了為止;
孩子喜歡搭拼圖,要求家人都在旁邊陪著搭,但是不准任何人拼的比他快!
孩子很喜歡輪滑,但參加了兩次輪滑比賽都未得獎,心灰意冷的就放棄了。
家裡有一個輸不起的孩子怎麼辦?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景,孩子和別人玩捉迷藏等遊戲時,動不動變大發脾氣,典型的「輸不起」,這種「輸不起」是孩子爭強好勝的表現。
因為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輸不起,那麼將來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失敗時也都會輸不起,一旦輸了,就可能因為衝動而做出一些後悔的事。
白岩松曾說過:「每個人都想贏,但不怕輸才是關鍵。只有你不怕輸的時候,你才能贏。」
Wendy媽覺得家長鼓勵孩子贏,更要教孩子學會輸!為人父母最大的贏,是我的孩子輸的起,也贏得起。
01
輸不起的孩子,也很難贏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了也贏不起。
輸不起的孩子,往往也不可能贏。因為已經沒有人願意提供給他贏的機會了。
鄰居家小孩淘淘,就是經不起「輸」的典型案例。
有一次,鄰居帶著淘淘來玩,並提出與我家圓圓一起比賽下棋。
眼看「輸局」已定,淘淘垮著臉請求道:「你讓我一兩子。」可圓圓堅持說:「我還要贏玩具啊。」
淘淘聽到圓圓不肯讓自己,抹著眼淚說:「那你贏了,我就贏不了啦!」
幾次下來,如果是我家圓圓贏了,淘淘就會一直嚷嚷「不算數,得重新來」。如果是他贏了,就會得意忘形地說:「我太棒了,再來一次!」
漸漸地,因為他老是不遵守遊戲規則,圓圓便不願和他玩了。淘淘大哭,並跑到媽媽身邊說:「為什麼她不跟我玩了!」
雖然看起來有些好笑,但其實孩子怕輸的背後,卻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什麼凡事都要爭第一。
這些輸不起的孩子背後,看似霸道不講理,實則是他們沒有足夠的自信。在困難面前,不敢嘗試,也接受不了失敗。
02
輸得起,你就贏了
吳尊的女兒neinei三歲開始學芭蕾,為了孩子第一次的亞洲比賽,沒日沒夜的苦練。
她曾告訴爸爸,她很想贏。可是最後她輸了,neinei哭的很傷心,爸爸看到女兒哭泣,也流淚了。
比賽雖然輸了,但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正面教導且溫暖可愛的爸爸。
深以為然,孩子比賽輸後,我們應該予以正面的引導和鼓勵,讓孩子更有勇氣戰勝人生中的一次次失敗。
朋友的侄兒范宇今年上初二,因數學成績優異,上學期被老師選為班裡代表參加奧數競賽。為了取得好成績,范宇做足了功課。
到了考試那天進入考場便感到格外緊張,結果發揮失誤。最終連試卷都沒做完。
回到家,低聲細語的跟爸爸說自己考試失誤的事。看著孩子一臉的沮喪,爸爸沒有責怪於他,輕輕拍了他的肩膀說:「一次比賽證明不了什麼,只要下次克服比賽的怯場的毛病就行了。」
孩子非常感謝爸爸的理解,後來也克服了膽怯的弱點。
當孩子比賽輸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鼓勵與理解。
這樣孩子不僅收穫了父母的關心和包容,還養成了面對挫折積極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