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講堂 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媽媽沖突的內心!關註“Wendy媽”成為學習型媽媽,讓養育生活更輕松!
知乎上有個熱門提問: 哪些行為讓你覺得對方很高級很有教養?
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這些固然很好,可我不想要,你不會勸。那些你不喜歡,但我心儀,你絕不出言掃興。
金星曾分享過自己的育兒觀: 孩子走向社會不招人討厭就行。乍一看,這標準好像很低,其實她說的正是教養。
01
近幾年搭捷運、公車,常常被「要不要讓位」、「阿貝、大媽.逼年輕人讓位」的新聞所佔據,不過就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文說,他先前搭捷運的時候,發現有名男孩戴著耳機,低頭專心滑手機,旁邊還有一名坐著輪椅的乘客,乍看之下似乎很稀鬆平常,不過仔細一看,卻讓他差點就要落淚了。
仔細一看,可以發現這名小男生雖然表現得滿不在乎,沉浸在手機世界的感覺,然而他的腳卻直接踩在輪椅的輪子前方,原來是幫忙止滑,尤其一隻手滑著手機,另一隻手也默默地,拉住這名男子輪子旁的扶手,讓他感動直呼:「其實善良不需要理由,謝謝你,小帥帥。」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表示:「誰家的孩子,超棒的,養的真好」、「好棒好難得的好孩子,現在這種年輕人已經很稀有了」、「好貼心好低調的好小孩..棒棒..善良不需高調..祝福他」、「這孩子太善良了」、「在有限的能力內去幫助別人這是最好的事情了吧」。
真的很感人耶,社會上就是很需要這樣正能量滿滿的新聞,大家一起做個正直的有為青年吧~
02
有教養的孩子,有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日本有個 「不給別人添麻煩」文化:不在電車上打電話;不在街上大聲喧嘩;在餐廳裡把地板弄髒了就趕快清理乾淨,以免影響其他人。
知乎有個很有意思的點評,幫我們理解這種文化的特點:
@蘇菲:和日本小哥看電影,看到一半,小哥說:「請問我能不能翹二郎腿嗎?」
圖片@新浪微博
就像前陣子被刷屏的,小女孩蹲在公車垃圾桶邊小心翼翼地吃雪糕,只因媽媽說過: 不要弄髒公車乾淨的地板。
圖片@新浪微博
一位小朋友因妹妹打碎玻璃杯,便寫了一張紙條貼在垃圾桶上: 請保潔阿姨小心,不要被玻璃渣弄傷。
小小的溫暖直達內心,背後是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和時刻考慮到別人的周到。
03
如果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1、多讀書,幫孩子打開眼界。
尼采有句名言: 一個人的認知邊界,就是他的世界盡頭。
教養和一個人的財富程度並非是正相關的關係,而是與一個人的認知、眼界緊密相連。
真正富有的孩子,通過閱讀讓精神世界可以觸達更遠的邊界。
2、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前不久,劉德華喉嚨發炎,被迫終止演唱會,在臺上鞠躬道歉。當時坐在台下的女兒也跟著他一起哭,讓人心疼不已!
圖片@新浪微博
劉德華曾經在最火的時期,收到一封來自內蒙古歌迷的信,信中人說自己很窮,一輩子都沒機會離開家鄉看他的演唱會。那一年,劉德華把全國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了呼和浩特。
真正優秀的人,靈魂越高貴,行為越謙卑。 父母要做的就是以共情的方式,幫孩子瞭解他人的情感需求,並且在行為上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
3、保持好奇心,供孩子頻繁啜飲。
好奇心可以讓孩子永遠對自己身邊的世界與人抱有熱情。
只要能激起他們的想象力,長大以後,他們就會在一份工作,一種愛好,一次吸引人的談話,或是一本書中把自己完全投入進去。
這樣的孩子從不感到無聊,因為他們永遠在學習,研究和觀察,也就更懂得包容和理解。
4、培養責任心,不為過錯開脫。
教養不是度量他人的尺度,而是自我約束的準繩。
父母擁有根植於內心的修養和推己及人的自覺,懂得如何做一個滿懷善意的人,孩子自然會帶著良好的禮儀行為,受益一生。
希望每個孩子都眼裡有光,心底有愛。
一分鐘認識我:親愛的,你好!我是Wendy媽,這裡有育兒乾貨,有情感小文,如果你是媽媽關注我准沒錯,願咱們在育兒路上共同成長! 如果您有育儿困惑,请关注親子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