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貧窮讓我冷靜。
有人說,明明上課老師都講過,為什麼還要去上補習班。
還有人說,現在的教育已經成了炫富,根本不是育人。
沒有孩子的人都在批判父母在教育上的高消費, 可是,有了娃的人卻都明白得很,教育的錢,絕對不能省。
01
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常常有家長曬出教育帳單,供孩子讀書三年,花掉一套房子的首付。
可即便如此,很多父母還是願意砸錢養娃。
一個男同事,生娃以前,是個特別愛玩的人,每天和朋友吃喝玩樂,可自從有了孩子,就開始玩命工作,週末還總往辦公室跑。
同事們都嘲笑他,是不是因為嫌娃煩,出來躲清閒?
後來才知道,是為了給娃上學攢錢,多幹了不少活兒。每次聊起養娃燒錢,他都說,娃的教育可不能省。
確實如此,沒有比教育回報率更高的投資。
去年,李國平和李國安兄弟倆刷爆朋友圈。
這兩個超級學霸,家境貧寒,一家四口擠在父親單位的一間30平米的宿舍裡,一住就是16年。但父母在兄弟倆的教育上從不吝惜:報輔導班、買書、增加伙食營養,只要孩子學習需要,父母都會全力以赴。
網上也曾經曝出一個類似的新聞,山西有一對夫妻,在60平米的出租屋房裡生活了20年,培養出三個學霸,小兒子剛剛考上清華。
父親說,錢都拿來做孩子的教育費用,所以買不起房。在他心裡,始終認為,教育比任何事都重要。
《愛、金錢和孩子》書裡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上的收入差距在大量國家開始拉大,教育的回報變得越來越大,於是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
過去,工人和教授的收入差距不大,所以父母普遍不太管孩子的教育問題。但如今,學習幾乎是普通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父母對教育的尊重,其實是在為孩子的未來鋪路。
02
我們只招985的服務員
有一則新聞曾經刷爆朋友圈,一家火鍋店招聘服務員,要求985畢業生,工作內容包括「拖地、端盤子」,年薪20萬+。
有人說是炒作,但更多人感歎,沒有大學文憑,想做服務員都不行了。
這不是戲言,未來很快實現。
那些當初沒有投資教育的父母,後來都後悔了。
我有個朋友,做室內設計,這個行業對於學歷要求不是很高,有自己的設計理念,掌握溝通技巧就行。所以,一直很反對孩子上補習班。
他總是拿自己說事兒。這個朋友讀完高中就參加工作,學歷不高,可現在也過得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在他的觀念裡,沒必要逼孩子讀書,學習好不好,要看運氣,報那麼多補習班,傷錢不說,孩子也真的很累。
直到有一天,孩子哭著回家跟爸媽說:
幼稚園老師問的問題,其他小朋友都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