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社區裡,總能看到父母領著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女孩兒往往衣著得體,被父母打扮的非常漂亮,當成公主一樣寵愛。有的父母甚至自稱「女兒奴」,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掌心怕飛了,非常寶貝。
父母寵愛孩子無可厚非,像培養溫室花朵一樣培養女兒的方式究竟合不合適呢?今天來談談有女兒的家庭裡,父母該如何養育。
養育女兒不僅要講究方法,更要注意禁忌,否則會拖累孩子一輩子。
1、重男輕女
儘管如今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但仍不乏有重男輕女的舊思想存在。
「兒子再不孝,都可以容忍,女兒再孝順,也不能防老」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早晚要出嫁,不能算自己人」
......
親情的漠視,令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嚴重缺乏關愛,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缺乏安全感的成長環境,最易造就孩子極端的性格。
每一個在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女孩子,普遍敏感易受傷。
2、百依百順
高爾基說: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
但就如何教育孩子,是大多數父母都面臨的教育難題。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窮養兒富養女的思想,一直以來也備受推崇。
在《媽媽是超人》中,馬舒雅就是典型對孩子百依百順的媽媽。
女兒不願意上有幼稚園,只要一哭鬧,她就心疼恨不得親自去幼稚園照料;
不管孩子要求有多麼的不合理,只要一哭,便會立馬妥協。
孩子要什麼都盡力去滿足,將孩子捧在手心,保護起來,生怕孩子受半點委屈。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女兒,三歲了依舊不能獨立吃飯上廁所。
看似被父母的愛包裹著長大的女孩,實則失去了體驗生活的根本能力。
所謂的富養女兒,並不是用金錢堆積出來的成長環境,更不是對女孩百依百順的教育方式。
真正的富養女兒,是指精神上的富養,而非物質,更不是縱容。
3、過度保護
知乎上有個熱門提問: 從小被父母保護著長大的女孩,現在都過得還好嗎?
本以為底下回復會讓人酸上好一陣,起碼會讓人無比羡慕,卻沒想到是大型訴苦現場:
「30好幾的人了,還是感覺離不開爸媽,想要待在爸媽身邊」
「感覺自己就像個廢人,離了爸媽生活過不下去,我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改不了」
「喜歡呆在爸媽身邊,做什麼事根本不會考慮後果,因為知道有爸媽在背後擔著.....」
從小被爸媽護著長大的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獨立面對社會風浪。
做事更容易不計後果,因為承擔後果的永遠是父母,而非自己。
《戰國策》中提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孩子的成長在於家庭。
作為父母,在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也要給孩子歷練的機會,才是為之計深遠的愛。
雖說社會險惡,但從來沒有所謂的無菌世界,與其全面保護,為孩子打造夢想中的未來,不如讓他們早點認識生活真實的狀態,學會如何自己保護自己。
畢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女孩如何保護自己,比自己保護更行之有效。
武志紅曾說過,愛是極度危險的東西,常常導致傷害,並且越愛越容易導致傷害。
如果你有女兒,請記得這樣教育她!
1、愛別人之前要學會愛自己
張嘉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有這麼一段話:照顧好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好別人。如果你壓抑,痛苦,憂傷,不自由,又怎麼可能在心裡騰出溫暖的房間,讓重要的人住在裡面。如果一顆心千瘡百孔,住在裡面的人就會被雨水打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