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不禁發出疑問,寶寶醒的表現是不是和他們的性格有關,喜歡哭的比較鬧騰,而喜歡笑的就更乖巧懂事一些呢?
孩子睡醒後常有哪些表現
一般來說,根據孩子性格差異以及心理反應區別,睡醒後可能會出現以下四種反應,家長可以看看自家寶寶屬於哪一種:
1、醒來就哭 型
有的寶寶睡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聲大哭,特別是剛出生沒多久的新生兒,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餓了或者尿了。
再就是身體上出現的不適感覺,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是醒來之後不直接哭,而是先左右巡視一番,然後再哭。
2、睡醒後很安靜
這種類型寶寶比較乖巧懂事,睡醒後既不哭也不鬧,而是自己安安靜靜玩小玩具或者活動活動小手和小腳,用小眼睛觀察周圍的環境,乖乖地等著媽媽來抱,一點兒也不鬧騰,讓家長感到非常省心。
3、醒來第一件事找媽媽
一些已經會走會跳的寶寶一覺醒來,第一件事不是哭鬧,也不是自己玩,而是急切地尋找媽媽。
一般來說,寶寶 屬於這種性格就是比較缺乏安全感,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強,家長需要給予他們多一點的耐心和關愛。
4、大聲呼喊
除了下床找媽媽以外,小月齡的寶寶可能會直接開始喊,醒來發現媽媽不在自己身邊,便大聲呼喊媽媽,直到聽到回應才安靜下來。
出現這種情況也說明孩子需要大人陪伴在身邊,才能繼續睡覺,也是 安全感不足的一種表現。
寶寶睡醒後如果是這兩種反應,說明他將來智商高性格也好
為此,幸孕姐特地查閱了相關的資料,發現早在1956年,美國有一位兒科醫生兼心理學家湯瑪斯和切爾斯就針對141個新生兒做了將近20年的追蹤調查。
並且將結果寫在了《氣質與發展》一書中,裡面就那些新生兒的表現,提出人一出生大概可分為三大氣質類型 (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
裡面在提到「心境特性」該如何衡量的時候,提到了一點「看寶寶睡醒後的幾個小時,情緒是快樂居多還是哭鬧居多」。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從孩子睡醒後的一些表現,其實也能窺探出其內心世界,並判斷其性格,通常情況而言,睡醒後出現這兩種情況的孩子,通常在智力發育水準和性格上更處於優勢:
1、醒來後自己專心玩耍
這種寶寶在安靜的基礎上,還能夠自行做自己的事,出現這種反應,說明孩子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對環境的適應力非常強,具有高度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