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媽媽帶娃,不僅要把娃養健康、聰明,娃的顏值也不能落下。
從剛出生琢磨著給孩子睡個好頭型,到出門給孩子防曬保護好孩子嬌嫩的肌膚,到現在媽媽已經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的腿上了,畢竟,一雙又直又長的腿能為孩子未來的顏值加分不少呢。
比例和腿長只能靠老天賞飯了,但腿直不直還是能努努力的。
昨天群裡一位媽媽發出了求助帖: 五一去拍親子照,發現自家快2歲的寶貝腿總是彎彎的,媽媽頓時慌了,孩子是不是O型腿,要不要給孩子綁腿?是不是缺鈣?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腿」的問題。
在聊孩子腿直不直之前,需要先強調一下,人的腿都不是絕對的「筆直」,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彎曲,這是正常的,大家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預期。
01
0-6歲孩子腿不直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孩子的正常生長軌跡: O型腿→X型腿→相對直腿。
剛出生:大部分孩子都是O型腿
孩子出生前,蜷縮在媽媽狹小的子宮內,腿會長時間保持輕微的彎曲。
出生後的幾個月內,仍然會保持著雙腳彎曲或是向內交叉的姿勢,看起來像「O型腿」。
2-3歲:寶寶的腿漸漸變直
當孩子開始學步,腿部肌肉有了一定的力量,能夠牽引保護骨骼,加上骨骼在自身生長過程中會漸漸變直,「O型腿」就會得到改善。
通常,大約2~3歲時,大多數孩子的O型腿會消失。
3-6歲:孩子呈X型腿
緊接著,孩子走路時,左右兩腿間的距離開始變窄,下肢也開始變直。這時,兩腳走路時指向內側,雙膝甚至也靠在了一起,很多孩子的雙腿又會漸漸變為X型腿。
7-8歲:大部分孩子的腿型會變得正常
所以,如果寶寶在6歲之前,稍微有些O型或者X型是正常的,不用太過擔心。當然,每個孩子會有個體差異,稍微有一點出入也不用太擔心。
如果寶爸寶媽還是不放心,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下。
在寶寶完全放鬆或睡著時,讓TA平躺,脫掉褲子和紙尿褲,輕輕將TA的雙腿併攏,踝關節靠攏,觀察雙腿膝關節間的距離。
距離小於3釐米,正常
距離在3-6釐米之間,需要觀察
距離大於6釐米,有可能是O型/X型腿,建議帶孩子去醫院診斷。
02
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腿型
雖說隨著孩子的成長,腿不直的狀況會漸漸得到改善,但如果父母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走進了這些誤區,還是會影響孩子的腿型。
誤區一:過早站立
很多家長喜歡架起孩子的腋窩讓他在自己的腿上蹦跳,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起不到訓練的目的,還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損傷膝關節。
因為剛出生的寶寶骨骼發育不完全,骨質較軟,無法支撐起身體的重量,強行讓孩子蹦跳容易加重膝關節壓力,導致膝關節受損。
還有家長喜歡早早的讓孩子學習站立、走路,這也會對寶寶的脊柱和下肢造成一定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腿部異常現象,比如O型腿、X型腿。
因此,寶爸寶媽不要過早干預寶寶的站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