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的陪伴,是放下自己,聚精會神感受孩子;是隨時「聽見」,「看見」孩子,給孩子積極呼應;是滿足孩子做主角,表現優秀,希望得到肯定的心願;是用自己的溫柔謙卑,告訴孩子,你很厲害,我是你的粉絲;是用自己的愛和支持,讓孩子知道,你有溫暖的港灣和堅強的後盾,你什麼都不要怕。
陪伴孩子,是每一個家長都會做的事情。
但高品質陪伴孩子,卻未必能做得到。
家長只要利用這個黃金交流時間,陪孩子做好這4件事,不僅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夠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01表達愛
爸爸去哪兒中,每天晚上臨睡前,杜江都會要嗯哼問他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每次的提問方式都是一樣的,而結局也早就聽過了,但是杜江還是堅持著要嗯哼每天晚上都問。
要是哪一天嗯哼忘記的話,杜江也會提醒嗯哼。
嗯哼的問題是: 「你愛我嗎?」
而杜江的回答還是像往常一樣「我愛你啊」
嗯哼也順口說「我也愛你,也愛媽媽,媽媽也愛我」。
每個父母都是愛著自己的孩子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能夠像杜江他們家一樣完完全全表達出來的卻是很少。
甚至是在有些家庭當中,永遠都不會出現「我愛你」這句話。小時候不懂,而爸媽也沒說;長大了就覺得不好意思開口,於是也選擇遺忘這個事實。
這其實也是杜江為什麼一直讓嗯哼堅持問這個問題的原因了,他想要嗯哼從小的時候就明白, 爸爸媽媽是永遠都愛著他的,他希望嗯哼活在幸福當中,不管今天他做錯事情了,還是得到表揚。
02傾聽
親子關係中,傾聽是每一位父母所要掌握的一種溝通技能,也是能夠走進孩子心靈的一道橋樑。
有一天,我陪小新讀英語,學習單詞round(圓),他看到後很抗拒,說這個不是圓,說跟他學的不一樣,他說以前自己學的是索可(應該是這個讀音)。
我說就算一樣也不影響今天的,先完成今天的任務。
可還是不行,我以為他故意找理由拒絕,是不想學吧,我心裡來火了。
但我還是忍住了,又詢問了半天,查了資料,發現他說的原來是circle(圓圈)。
然後我告訴他圓形和圓圈是有差別的,它們不一樣。
小傢夥馬上釋然了,瞬間搞定任務!
慶倖我沒有發脾氣,否則又讓孩子白白受氣了。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騎著自行車,也會在自行車上跟我說幼稚園的事。
有時候風聲太大,或者我需要集中注意力騎車。就會跟她說:「現在先不說,媽媽需要特別小心,回家再說吧!」
這樣指出來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抱怨說你的話怎麼這麼多啊!
看到話多的小新,我想,這有什麼不好的呢!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只是我需要告訴她,除了說話,還需要學會傾聽。
當父母真的做到了這幾點,其實就是給了孩子一個榜樣。也給了孩子一個溝通順暢的家庭環境。
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好壞,跟父母的傾聽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