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講堂 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媽媽沖突的內心!關註“Wendy媽”成為學習型媽媽,讓養育生活更輕松!
孩子不愛打招呼,你會介意嗎?
小S就曾在節目上吐槽,自己去大S家時,會熱情地跟兩個孩子打招呼:「小阿姨來咯」,結果卻遭到無情的「漠視」。
她很訝異:「這個年紀,不是應該要教孩子注重禮儀嗎?」
什麼樣的孩子最討人喜歡?
當然是有禮有節,嘴甜乖巧的啊!這樣的孩子,一出場就自帶光環,走到哪都會受歡迎。
可打招呼,這個在成人看來最普通不過的「禮節性」行為。Wendy媽覺得對於有的孩子來說,卻可能是極大的困擾。
01
嘴巴甜的孩子, 是真的吃得開,尤其是過年期間。
每當走親訪友,有些孩子嘴甜,常常被大人誇懂事,有禮貌,招人喜歡,而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就顯得格格不入。
有位年輕的朋友就是嘴巴不甜的孩子。小時候,他的姐姐伶牙俐齒,十分討長輩的喜愛。逢年過節,一家人聚餐,姐姐總是能熱情高漲地問好。
但對於朋友來說,這樣的場合,簡直是一場艱難的考驗。他說不出大人愛聽的吉祥話,每次都是被父母催著叫人、打招呼。
「叫阿姨」
「阿姨」
「大聲點」
「阿~姨」
他媽媽在他小時候經常說他:「你支支吾吾了老半天,你看看你姐,說得多俐落。」
而親戚們也對他父母說:「你家小的,太膽小了,男孩子這樣可不好。」
可是父母越是責怪,他越不敢表達。
漸漸地,他成了家族中最不顯眼的存在,與人打交道也越來越不自信,直到後來成家立業才有所改觀。
像這樣不愛說話的孩子,大多數心裡都藏著委屈。
他們不受外人的喜愛,就連父母,也常常覺得面上無光。
他們常常被大人誤以為是沒教養、不懂事,甚至被貼上內向、膽小、沒用的標籤。
然而事實是,他們只是沒有用家長期望和認可的那種方式,來應對與身邊人的關係。
02
孩子不愛打招呼,很奇怪嗎?
當然不!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美國教育學家查爾莫斯在1998年曾做過一個實驗,觀察100個平均年齡為8.6歲的孩子的社交狀態。
他發現,當與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80%的孩子都出現了有意或無意的稍微後退。也許孩子自己沒有意識到,但他們的潛意識裡,已經出現了抗拒的信號。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陌生人焦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認生」。
對於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來說,對陌生人有戒備心是一種本能。
孩子的社會關係通常都比較單純,他們會對熟悉的人產生依賴性,同時對陌生人產生排斥。因為,在孩子的認知裡,陌生就等於危險。所以看到陌生人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表現出畏怯或者害羞。
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也是他們自我保護意識的萌發。
試想一下,即便是我們大人,也會本能地對一個陌生人保持警惕,何況小孩子呢?
而且,有些生面孔還相當「熱情」,一上來就要求摸摸臉、抱抱、親親之類的,孩子不害怕才怪呢。
這個時候,如果強行讓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反而會讓孩子陷入到不安的緊張中。
03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愛說話、打招呼?
1.內向的性格
在孩子不愛說話的問題上,性格因素有很大的影響。一些孩子生來性格比較內向,所以表現得不如其他孩子開朗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