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他們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01
沒有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
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學習成績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要做一個學霸,需要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當然,有的人心智比較早熟,從小便有自己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並為此而努力;也有的人沒有樹立遠大的目標,但至少有一個像考上好中學或好大學這樣的短期目標。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有一個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這個過程是談不上快樂的。當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出來。但是也不排除極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備極強的天賦,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這只是個例,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內。
02
上學不吃苦,生活會更苦
未經世事的孩子總是以為,上學才是最痛苦的事情,他們會因為不能賴床而撒氣,因為作業太多而敷衍了事,因為老師的管教而恨老師,因為父母的念叨去怨父母。
孩子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苦,不及學習的十分之一苦,那就是生活的苦。
現在的他們還在乾淨的校園裡,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環境更談不上殘酷,現在的他們有老師的引導和父母的保護,一個不學習人將來走向社會將何去何從,他們不知道。
但父母不一樣,正是體會了社會的殘酷,當孩子不想讀書時,才要嚴厲教導他們不要放棄學習。
告訴孩子上學的不吃苦,生活會更苦。
社會很現實,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如果沒有殷實的家底,不是富二代官二代,那麼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好的的武器。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人們的共識。你現在抱怨讀書苦,不想上學,等你走向社會卻發現,各行各業都需要有學識有技能有本事的人,而你什麼都沒有。
工作屢屢碰壁,生活事事不順。所以在本該努力讀書的年紀,千萬不要懈怠。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說:「除了上學,真的沒有其他路可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讀書苦,但卻是最公平的競爭方式,是你通向世界最快捷徑。
03
好好讀書,就是最快的人生捷徑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說馬雲的數學從來沒及過格,但這並不影響他創造阿裡巴巴的傳奇。
許多人把這個段子轉發到朋友圈,並大肆宣揚 " 讀書無用論 "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是,因為數學不及格,馬雲複讀了三年,最後因為英語成績好被杭州師范英語系錄取。
不僅如此,從2013年開始,馬雲已經先後獲得了香港科技大學、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菲律賓德拉薩大學、香港大學等五所世界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
所以你看,越是厲害的人越努力的在念書,因為他們明白那些書裡面的東西,最後都會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其實所有的生活,都來自於自己的爭取。
想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就會選擇一條相對應的路徑。所有讀過的書,會在不同的時間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
就像剛進社會時,我以為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靠的是聯絡感情,只要你有誠意,別人就一定願意跟你做朋友。但隨著年齡上升,才慢慢發現真誠不過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條件,決定優質社交的因素是實力。
而好好讀書,就是讓自己擁有一個優質人生最快的捷徑。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