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我們積極的鼓勵,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健康、快樂、自信的性格。
清代教育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挫折面前,來自父母的鼓勵,能讓孩子不再懼怕,甚至越挫越勇!
家長積極的態度、表情和語言,會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孩子,激起孩子更大的熱情去向父母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那麼,怎樣的話語能夠真正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呢?下面不同方面的4句話學起來、練起來,讓它們成為我們的口頭禪吧!
一句口頭禪,其實能夠反映出父母的情緒狀態、思想觀念,也能從中看出孩子未來的模樣。
把「快點」、「慢死了」當口頭禪的父母,通常比較焦慮、急躁,這樣催出來的孩子可能更加拖延、磨蹭;
總愛說「我還不是為你好」的父母,控制欲強,容易養出內心壓抑,負能量的孩子;
常對孩子說「你看看別人」的父母,要求高、對孩子的愛總是帶著條件,孩子多半不自信,膽小怯懦······
有些話,帶著否定、不信任、控制的意味,對孩子身心發展不利,不能總是掛在嘴邊。
父母應該多一些正面的口頭禪,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他成長地更好。
比如下面這四種:
① 「爸爸/媽媽愛你」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我們中國式親子關係中,父母卻很少會對孩子說「我愛你」這三個字。
我們總覺得,愛不用說出來,孩子也能感受到,更多的是用行動來表現。
然而實際上,父母平時以「教育」為目的的說教、批評等做法,會讓孩子對這份愛產生懷疑,不能夠確定父母是否愛自己。
確信自己被愛和充足的安全感,會產生發自內心的自信、勇敢和樂觀,是孩子一生幸福感的來源。
愛,就是要說出來,孩子才能更直接、深刻地接收到。
做一個會表達愛的父母,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犯錯的時候、遇到挫折失落的時候、每晚睡覺前,常常對他說「爸爸/媽媽愛你」,讓孩子明白:
不管自己是什麼樣的、犯了什麼錯,父母對自己的愛永遠是不會變的。
這份無條件的愛,會給孩子心理注入無窮的能量。
② 「我理解······」
生活中,父母有些話,會把親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比如,孩子的玩具壞了,大哭,媽媽說:
「有什麼好哭的,玩別的不就行了嗎?」
放學回家,孩子說被老師批評了,爸爸說:
「活該,怎麼不批評別人,就批評你。」
教育孩子,如果缺乏情感的連結,是很蒼白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淡漠、疏離。
坦尚尼亞的作家夏巴尼在散文《童年》中寫道: 「孩子的憂患對成人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對孩子本身卻是了不起的大事呀。」
孩子再小,他的情緒和感受也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視。
這就需要父母具備共情的能力,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並幫助他表達出來。
對那個哭泣的孩子,父母應該告訴他「我理解,玩具壞了,你很難過」;
對被批評的孩子,也應當說:「我理解,被老師批評了,心理一定很不好受吧?」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是 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多聽聽他的心聲,再談規則和道理,這才是真正看見孩子。
一個從小被尊重被理解的孩子,長大後才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有高自尊、高情商,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他人。
懂得共情的父母,也會和孩子建立起更優質的親子關係,讓教育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③ 「你能行,我相信你」
曾有一項調查詢問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結果顯示:「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
心理學家威廉姆-詹姆斯認為: 「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被欣賞的渴望。」
孩子也是一樣,當被父母信任和欣賞的時候,會產生「我能行」的良好感覺,做什麼事都有信心、有動力,充分發揮潛能。
當孩子在學習一項生活技能的時候,不要嫌他做得不好而幫他做,告訴他「你能行,我相信你」,他會學得又快又好;
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他,告訴他「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這樣了」,表達積極的期待,孩子會更自覺地管理自己,往好的方向發展;
當孩子遭遇挫折,灰心失望的時候,告訴他「你能行,我相信你」,他會重拾自信,看到希望,勇敢地振作起來。
如果你覺得帶孩子很累,總是充滿焦慮和擔心,可能你需要的,只是對孩子多一點信任而已。
父母越是給孩子正面、美好的期待,孩子越會朝著父母期待的那個樣子成長。
④ 「謝謝,有你真好」
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手心裡的寶貝養著,捨不得孩子做事。
其實,比起寵愛和保護,父母捨得「用」孩子,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更大。
因為 「被需要」,能使人產生強烈的責任感,通過付出幫助到他人,體會到自我價值感。
孩子「被需要」的心理需求,大概從3、4歲就出現了,他們總想要幫父母做些事情。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機會幫忙做些事,並表達感謝和認可,「謝謝寶貝,有你真好。」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自信心、自我價值感都會得到增強。
生活中,父母可以適當示弱,多給孩子付出和愛別人的機會,在孩子幫父母倒杯水、拿拖鞋、捶捶背、做做家務的時候,真誠地對他說:」謝謝,有你真好。」
孩子會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滿足和鼓舞,更加有責任心、有愛心。
Wendy媽咪有話說: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但父母怎樣面對孩子的缺點,卻很有講究。切忌用打罵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的問題,不妨站在孩子的身邊,幫他一起積極面對。
鼓勵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這就像植物必須每天澆水才能生存一樣。
多多鼓勵孩子吧,
針對孩子不同方面的成長,
多說上面4句話,
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