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都是媽媽帶孩子的比較多,這也是因為媽媽是以家庭為重的原因。但是對於媽媽帶孩子還是有一些誤解。
因為媽媽的性格比較溫和,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認為媽媽帶出來的男孩性格比較柔弱,膽小怕事,不像男子漢。
這其實是對媽媽帶孩子的一種誤解。 因為媽媽的性格溫柔是女性的最大的優勢,也正是這個優勢可以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概。
媽媽的「撒嬌」有哪些好處?
媽媽是家庭中說一不二存在的現象比比皆是,因為男孩通常比較淘氣,所以寶媽們就習慣用「更強勢」的方式,讓兒子「聽話」。
但這種方式, 不僅讓寶媽們感覺很累,對孩子也可能造成消極的影響,比如說懶惰、反叛、或者懦弱無能。
其實,媽媽如果能在生活中學會對自己的兒子「撒嬌」, 多問一下孩子的想法、放手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兒子會和你的關係越貼越近。孩子與媽媽的關係更融洽,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他們擁有獨立思想和擔當的良好品行。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家的孩子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在帶,以前孩子小的時候,我做全職媽媽,每天除了照顧孩子、做家務之外,沒有自己的時間。等孩子大一些了,我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好,並且找到了一份兼職。有些媽媽就會對我說:"男孩子還是要多和爸爸接觸,不然就像女生了。"雖然爸爸一回到家就會陪孩子玩,可是爸爸出差時間太長了,所以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責任還是落在了我的身上。
可是我家小夥子,並沒有因為長時間的和媽媽在一起而變得柔弱,相反,他更像一個隨時會保護我的男子漢。
小故事一:黑暗中我要保護媽媽
我是一個性格比較文弱的媽媽,有時候會故意在孩子面前裝膽小。因為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內心的保護欲,激發孩子的男子漢的精神。
晚上我和孩子正在看書,忽然啪的一聲,家裡一片漆黑。我猜想可能是沒有電了。於是我裝作很害怕的樣子,拉著孩子的手說:"哎呀,怎麼辦啊?媽媽很怕黑。"他安慰我說:"媽媽,你別害怕,我覺得可能是停電了。我去看看別人家有沒有電。"
他朝窗戶外看去,別的人家都有電啊。怎麼回事?我說:"要不,你去咱們樓道看看有沒有電吧。"他打開房門,去看鄰居家有沒有電。剛好遇到鄰居也出門詢問。難道是我們這棟樓停電了?
果然,鄰居給物業打了電話,兩分鐘後,家裡的燈又亮了。
他還在安慰我說:"媽媽,沒事,再黑也有我保護你呢。你不用怕。"我笑著點點頭。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示弱,讓孩子變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