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也都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從小就很獨立,基本上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不喜歡去麻煩大人。他們在玩耍時也喜歡自己一個人玩積木或者玩遊戲,和家人一塊看電視,大人離開也不會不依不饒。
而有的孩子他們從小就很粘人,只要家人一離開自己的視線,就會覺得大人不要他們了,特別的沒有安全感,這樣粘人的小孩,發現父母不在身邊,就會滿屋子的去尋找,還會哇哇大哭。
那麼孩子為什麼喜歡粘人呢?其實多半是因為媽媽身上有這3個特徵,一起來看看你有嗎?
如今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有些媽媽生完孩子,等身體恢復後,就會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想多掙一些錢減輕家庭的負擔。她們由于工作太忙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沒時間照看孩子,就把孩子丟給奶奶照顧。
每天孩子媽媽很忙,都是奶奶在接送自己上下學,和自己一塊吃飯玩耍看電視。而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確實沒時間經常陪伴孩子,孩子又很依戀自己的媽媽,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媽媽不在身邊時,心裡也會感到有些失落。
好不容易等到媽媽晚上下班回家,出于和自己媽媽親昵的天性,他們就會第一時間跑上去抱住媽媽,抓住媽媽的衣角捨不得放開,恨不得時時刻刻粘著媽媽。
有的媽媽性格本來就比較沉穩冷靜,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事情了從來都不會去順著孩子,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後,她們永遠都是冷處理的態度,對孩子也十分的冷漠,即使孩子又哭又鬧,她們也當沒看見聽不到,置之不理。
媽媽的冷漠和不跟孩子說話的處理方式,長此以往會讓孩子感到有些害怕,孩子吃飯都變得小心翼翼,也怕自己的哪句話又說錯了,家長們就會大發雷霆。
而當父母們對自己態度稍微好一點,孩子心裡就十分的開心,變得很粘人,想得到大人多一點的關心和愛護。
在生活中,有些媽媽從來都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當孩子想去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時,她們總是抱著否定的態度,不放心非要跟孩子一塊去做。
雖然孩子一再強調自己可以的,不需要媽媽的説明,但媽媽們還是要跟在孩子的屁股後面,陪著孩子一塊去完成。家長對孩子的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時間一長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變得沒有自信心。
他們也會從心底裡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幹不好,需要大人的説明,也會變得做任何事情都很粘人。如果媽媽們在教育孩子時,對孩子表現出充分的信任,並多鼓勵孩子,相信當他們離開大人時,也能獨立的做好一件事情。
1.學會放手。父母不可能永遠的陪著孩子,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人也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觀點,家長與其控制孩子,還不如多鼓勵他們,相信孩子會做的更好。
2.回應孩子。父母在生活中,當孩子找自己時,要懂得及時的去回應孩子,平時也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暖,相信孩子也是理解父母的,也就變得不那麼粘人了。
3.教會方法。當孩子在寫作業或做其他事時遇到困難了,家長可以教孩子處理的方法,而不是什麼都替孩子做了。要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儘量不要麻煩他人,相信時間久了,孩子找對方法自己也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
當過父母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自己的孩子特別的粘人,希望寶媽們不僅要教育孩子,也要從自身找原因,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