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孩子講道理這件事,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非常正確而必要的,因為家長的職責就是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 對孩子講道理的行為,也是教育方式中比較重要的一種。
確實, 講道理沒錯,但是不停地講道理,就不對了。
不停地講道理,其實就是嘮叨。
講道理對孩子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就是讓孩子懂得更多的知識、經驗等,從而讓孩子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提高孩子的成長效率,讓孩子在有限時間內成長的更加優秀。
孩子原本是具備求知天性的,所以 家長對孩子講述的一些新道理,孩子都是非常樂于接受的。
不過,孩子接受歸接受, 任何人不能夠僅憑知道就能做到。
比如一些人知道怎麼學習效率高,但是他們就是無法做到自己所想象的那種狀態,這就是能力問題了。
所以,孩子聽懂了家長的道理,并不意味著孩子馬上就能夠做到。 有些道理,孩子需要經過一定的實踐、鍛煉和失敗之后,才能夠真正的表現出理解。
但是,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卻不這麼看。
比如,家長給孩子講述了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但是孩子仍舊沒有按照道理來做事。
于是家長馬上就會認為孩子不受教,而不受教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忘了、孩子不重視等等,繼而家長就會重復第二遍、第三遍。
其實在家長剛開始重復的時候,孩子未必不會聽,但 如果家長不停地重復,孩子就會厭煩,甚至在多次之后,孩子還會對家長的道理產生厭惡感,從而 故意「反著做」,期望以此來阻止家長的嘮叨,或是讓家長意識到嘮叨是會起反作用的。
不過, 家長往往無法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反倒加強了「重復」的力度,勢必要以強壓迫使孩子接受。
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情緒不佳、狀態不佳,自然是不可能接受家長的道理了。
家長的家庭教育,就此失敗。
更可怕的是, 家長不知道自己為何失敗,還把原因都歸咎于孩子不受教育。
道理不多講,示范不少做。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講道理是不對的,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講道理仍舊是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是構成健全家庭教育結構必要項目,是對孩子進行知識啟迪的關鍵方式。
但是, 道理卻不宜多講,同樣的道理,只要孩子聽進去了,那麼家長就不需要多講了。如果孩子聽進去道理,但是長期不按道理做,家長該怎麼辦呢?
首先家長要明白,幾乎所有的孩子在明白某些道理之后,之所以經常不按照正確的道理來做, 不是因為孩子故意不做,而是因為孩子不知道怎麼做?為什麼?
因為很多時候,道理說闡述的僅僅是一個正確的結果,是一個巨觀目標,并沒有具體的實施過程,要想通過自己設定過程來達到道理相應的目標結果,這對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時間比較困難的,因為孩子基本上對于新道理是不知道如果去做的。
所以, 孩子懂道理但不做,是因為孩子真的不會做。
另外家長還要明白,其實孩子很想去按照道理所說的去做。
那麼,家長在這時候就需要做到一件事,就是 給孩子充分的示范,起到自身的模范作用,讓孩子能夠 從家長的身上看到通向道理最終目標的過程和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以正確的方式來表達出自己對道理的理解。
藉此,大家應該明白,一個好家長, 一個高層次的家長,不僅不嘮叨,還會經常為孩子做示范。
講點實用的道理,大道理不適合孩子。
有些道理,是不適合孩子的,孩子需要的道理,是 符合孩子階段成長特性的,而不是那些空大的道理。
就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與人友善,因為這個道理和孩子的時下交際有非常重要的聯系,是能夠被孩子使用到,并且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一個道理,這就是符合孩子階段成長特性的道理。
如果家長給上小學的孩子,講述佛教禪語、道家真諦以及動不動就是拯救蒼生為己任的大道理,那麼孩子會怎樣? 會陷入困惑,并且是困惑至極。
別說孩子了,我都不知道家長為什麼要給孩子講這些完全和孩子成長,甚至以后的生活都毫不相干的道理,難道是為了消遣?還是覺得上小學的孩子已經具備承志的能力了?
這種大道理,顯然是不適合孩子的階段成長特性的,家長給孩子講這些道理,還不如不講,不僅起不到什麼積極的作用,還會導致孩子的成長方向出現偏差。
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充分領悟道理。
有些家長很著急啊,給孩子講了道理,發現孩子沒有及時地按照道理做,于是就強行示范——拉著孩子給孩子做示范,非得讓孩子馬上做到。
什麼叫明白道理?是在 身心上接受,是一種源自內心的主動性理解,而不是一種空有其表的模仿。
我們之前所說的,讓家長給孩子做示范,是讓孩子在接觸中逐漸地主觀上明白道理的含義和相應的做法、過程等。孩子的這種理解行為,是一種主觀上接受的行為,所以孩子的領悟程度會很高。
也就是說, 孩子對道理主觀上的理解,是一種深度的完全性理解。
但是,如果家長強迫孩子接受,不給孩子領悟時間,孩子短時間自身領悟不了家長就強硬地迫使孩子模仿,只觀其表不視其心,這樣的狀態下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因為孩子從家長那里學到的,只不過一種單純的「過程」,其實孩子根本不理解道理所講述的結果或目標。
也就說, 被動性的模仿,并不是真正的理解,看起來孩子似乎做對了,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對的。
而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對的,也就代表孩子不知道什麼是錯的,所以, 家長在給孩子闡述道理之后,一定要留給孩子充足的領悟時間。
能夠在對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做到這三點,才可謂合格的家長,才算是高層次的家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