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前的這3個小細節,媽媽要留心了

Wendy媽 2022/05/18 檢舉 我要評論

童年時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階段,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更易養成自信、樂觀、熱情等性格,生活幸福指數比較高;相反,如果孩子在童年沒有獲得充足的安全感,那他就更易養成自卑、敏感、不信任他人的性格,幸福指數比較低。

那家長要如何看出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其實從孩子睡前的一些小細節就能觀察出來。入如果你家孩子睡前有這些小動作,那就說明他內心缺乏安全感,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一、總是習慣抱著被子一角或者毛絨玩具睡覺

孩子睡覺時總是抱著被子的一角,或者抱著毛絨玩具睡覺,這是他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因為被子喝毛絨玩具觸感柔軟,能讓他內心變得安穩踏實。如果你家孩子有這種表現,家長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常很少陪伴孩子,導致他內心安全感缺失。

因為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擁抱,就會導致孩子把對父母的依戀感轉移到玩偶等物品上,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所以那些玩偶對孩子往往具有重大意義,輕易不給別人碰的。

二、蜷縮著身子睡覺

孩子蜷縮著身子睡覺,姿勢就像是一個小蝦米,這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信號。因為在媽媽子宮裡時,孩子就是蜷縮著身子的,這一姿勢能讓他情緒平和、不再恐懼。如果你家孩子某天突然換成了這一睡姿,多是白天受到了驚嚇或者責駡,家長要耐心安撫他!

三、總是摸著媽媽某一部位睡覺

孩子總是摸著媽媽某一部位睡覺,說明他平常缺乏媽媽的陪伴,所以才會在睡覺時以此來獲取安全感。

或者孩子在兩歲之後,仍有吮吸手指入睡的毛病,這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內心焦慮不安的信號。如果家長不及時幹預處理,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容易出現社交障礙,影響學習及生活。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長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的陪伴、經常責駡孩子或者孩子換了新的環境不適應等等。家長要找出原因後對癥治療,幫助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