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親近父母是天性,如果你的孩子并不親近你,甚至對你十分冷漠,父母們就要開始反思了,孩子并非從一開始就對你冷漠,他們早就發出了信號,只是你沒注意而已!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以下3個行為,說明他已經開始疏遠你了,這個時候不及時補救,可就晚了!
第一個信號:對媽媽的教育和建議嗤之以鼻
媽媽作為和孩子日常接觸最多的人,經常需要直面孩子的教育問題,如果教育方法不得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產生逆反心理。
第二個信號:對家庭、媽媽參與的事情不發表意見
如果孩子不想參與任何與媽媽有關的活動,媽媽一定要引起重視,這是孩子不在乎的表現,時間長了態度自然會更加疏遠。
第三個信號:放假能離媽媽有多遠就走多遠
放假之后,孩子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更長,如果孩子總是想往外跑,遠離媽媽,這是躲避的心理的體現,他的內心可能對你存在隔閡。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以上3個信號,媽媽們就要開始反思了,是不是在日常有以下行為:
1.老一輩負面信息傳播
老人在孩子耳邊訴說對媽媽的偏見,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對媽媽的感官。
2.成長過程中媽媽的角色被替代
如果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總是缺席,她的位置被別人替代,孩子很有可能會疏遠媽媽。
3.媽媽對孩子總是冷臉
生活中,媽媽一直很冷漠地對待孩子的感情,不給予回應,孩子慢慢也會收斂自己情感的釋放。
別看孩子年紀小,但其實孩子才是最敏感的,他們能夠清晰地感知到父母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因此要想孩子不疏遠你,更愛你,那麼父母們一定要多與孩子溝通,多多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玩耍,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相信經過父母的努力,孩子們也會重新打開心扉,接受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