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好脾氣寶寶?3階段情緒管理法媽媽要知道

小魚 2022/05/31 檢舉 我要評論

大人生氣的地方有很多,有可能大人生氣了會大聲說話。會釋放自己的情緒,那麼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這樣。孩子生氣了,經常就是一哭二鬧,而且孩子喜歡尖叫,因為孩子還小,他們要用一個合理的方式去發洩他們的情緒,但是有一些孩子經常性的生氣,經常性的尖叫。那麼這就說這個孩子是一個脾氣不好的人。

我們都知道,好脾氣的人總是受到各種好評,總是受到別人的表揚,所以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一個好脾氣的人。那麼做一個好脾氣的人,我們就要教孩子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麼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介紹孩子的三階段情緒管理法:

第一階段:正確回應,不要硬碰硬(1-2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會用哭鬧尖叫的方式來吸引家長注意,如果爸媽的敏感度比較高,在孩子稍微有情緒時,就能及時回應孩子,通常孩子情緒也會比較穩定些;但如果爸媽沒那麼敏銳,孩子就很可能學到,「我就是要很激烈你們大人才會理我。」
這年紀教情緒有兩個很大的技巧:
1.大人正確回應,幫孩子把感覺說出來
「我知道你是因為玩具拿不到,很生氣!對不對?」
「來!你不哭,媽媽抱抱你,要抱抱就不能哭喔!」
「不哭就可以來抱抱,哭完了嗎?」讓孩子瞭解感覺,也學習冷靜停下來!
因為每個孩子能力發展不同,父母可以觀察每次的強度變化,並且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有特別喜愛的東西,當作情緒的安撫物。
2.不要硬碰硬,幫助孩子自我調適與情緒恢復
A溫和的語氣+B簡單的指令+C鼓勵好好說
可以搭配使用隔離的方式 (帶到房間裡相較客廳為單純的環境),讓孩子哭,待情緒宣洩、哭完了才出來。情緒強度降下來時,鼓勵孩子用「好好說」的方式!
此模式越來越熟時,觀察孩子的情緒就要一觸即發時,就可以說「生氣嗎?還是我們要先去房間哭哭?」讓孩子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若不想去房間,那就好好說!
試著鼓勵孩子用溝通的方式,除了將需求意圖完整說出,也有助於情緒的緩解調適。

第二階段:練習表達、控制情緒(3-6歲):
這個時期已在上幼稚園,目標要讓孩子認識更多不同層級的情緒感覺,以及有這種感覺時可以怎麼辦,爸媽可以透過「情緒溫度計」來引導。

第三階段:教孩子冷靜、問題解決的能力(6歲以上):

學齡的孩子,可透過進階版的「情緒溫度計」來引導,教孩子自我覺察與自我控制,爸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
情緒第一級:心情不錯。
這時就請孩子繼續保持好心情,擁有美好的一天!
情緒第二級:感到有點煩悶。
煩悶的原因可能來自正在做的事情不太順利、有點辛苦,或周圍的環境一直幹擾你,讓你感到有不舒服,不過還可以忍耐,不至於影響你太多。
這時就要教孩子鼓勵自己,「再堅持一下下,我可以做得到的,加油!」
情緒第三級:感到厭煩、挫敗、不開心。
可能因為有人讓你不舒服,事情一直不順利,或壓力大讓你感到焦躁,情緒變得激動,瀕臨失控邊緣。
這時要教孩子先離開那個環境,去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轉換一下心情,或許就能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擺脫這個困境。
情緒第四級:開始失控了。
講話變大聲,脫口而出各種傷人的話,「我最討厭你了」、「我要離家出走」、「那你幹嘛生我」……,其實孩子本意並不是要這樣,但就是理智線斷掉,一直說氣話。

這時建議大人別急著回嘴,反而要更冷靜,才有可能熄滅孩子的火,並提醒孩子深呼吸,慢下來冷靜一下,甚至喝口水,吃點東西,冷靜後再好好跟大人聊一聊,是遇到困難嗎?那親子一起想辦法解決;是不喜歡對方的互動方式嗎?那親子一起討論,未來可以怎麼溝通,並實際練習。
情緒第五級:失控。
這時大人不要說太多,可以請孩子到冷靜區冷靜一下,甚至抱抱孩子,給一些深壓覺幫助孩子冷靜。當孩子冷靜下來後,就可以接著前面所提到的親子討論,一起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或解決方法,重點是一定要實際演練。
情緒溫度計用意在提醒孩子,情緒有分好幾個階段,提醒孩子當感到快要失控時,也就是情緒第三級時,就要趕快正視它,甚至找大人聊一聊,別一直往上累積,最後一發不可收拾而後悔。倘若真的失控了,也要記得失控的處理方式,讓自己更快冷靜下來。

Wendy媽咪有話說:

以上三個階段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相信在多次反復的試驗之後我們會成功,因為孩子的情緒控制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在慢慢的過程中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