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跟人打招呼,與他的個人質量無關!請別再逼著他打招呼了

Wendy媽 2022/05/06 檢舉 我要評論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有個「甜甜的小嘴」,見到親戚朋友就會逐一問好打招呼,那當家長的臉上就會非常有光,感覺很長臉。

但事實上,多數家長是體會不到這種榮耀的,因為大多數孩子並不會如此開朗外向,在這些場合往往會「手足無措」。 甚至父母叫孩子打招呼,孩子都不會張口。

家長在鬱悶的同時也會疑惑,「為啥我家孩子就是不愛打招呼呢?也太不懂禮貌了!」

01

今天我和老公帶著孩子回鄉下老家吃喜酒,發生了異常尷尬的一幕。

我們見到了幾年未見的小學同學王丹,在我們一起聊得非常開心的時候,王丹的女兒佳佳跑了過來。

王丹趕緊拉住佳佳,指著我們說:「佳佳,快給叔叔阿姨問好。」

看著陌生的我們,佳佳愣住了,好一會兒都不開口。

這時,王丹又推了佳佳一把,催著她說:「佳佳,快叫人啊,叔叔阿姨都是媽媽的同學,在你出生時還抱過你呢!」

佳佳還是猶豫著,不但遲遲不開口,還往王丹身後躲。

我趕緊打圓場說: 「不叫就算了,孩子跟我們不熟悉,第一次見面叫不出口很正常。」

可是王丹有些不依不饒,兇巴巴地指著佳佳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有禮貌? 媽媽不是告訴過你,見到長輩膽子要大一點,要主動招呼問好嗎?」嚇得佳佳吧嗒吧嗒哭起來。

後來她哭了好半天,才停了下來。當時,我和老公非常難堪,沒想到原本愉快的交談竟這樣收場。

當孩子不願意按照父母意願,去問候長輩或朋友時,是不是當眾數落他們「沒禮貌」、「沒教養」、「膽子小」......就能解圍呢?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指出, 人們一定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判斷。

所以,請尊重你的孩子,不要逼迫他給陌生人打招呼,也不要因為他不打招呼而當眾指責他。

02

試想,讓成年人去主動親近不熟悉的人,內心多少都有所抗拒,何況一個孩子呢?

1、逼孩子打招呼的危害有哪些

假期帶著孩子走親訪友,爸爸媽媽經常會要求孩子打招呼。不怕生的孩子,會順著大人,主動跟人打招呼。而總有那麼一些孩子,不肯打招呼。

而站在一旁的大人,又往往覺得孩子不主動打招呼,就是沒禮貌、不懂事,會逼迫孩子打招呼。

可你知道逼孩子打招呼會有什麼影響嗎?

逼迫孩子打招呼,孩子會患社交恐懼癥

有朋友說,每次家裡來客人,或者去親戚家串門,爸爸媽媽就逼她打招呼,她若不配合,回家就是一頓臭駡。

媽媽會告訴她,不跟人打招呼是不禮貌的。當時她很不理解,本來就不熟,非要裝出一副很熟的樣子給誰看呢。

這讓她很抵觸,以至于到了現在,她都不願意跟人打招呼,也不願意主動交朋友。

自我保護是人類的本能,對于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如果面對的是家長的逼迫和責駡,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和人交往。

逼迫孩子打招呼,孩子會陷入自卑

閨蜜說,她過年最發愁的就是帶孩子回老家。

因為孩子屬于慢熱型,有點怯生,見到生人不怎麼說話,再加上語言障礙,溝通上更是帶來了諸多不便。

可爺爺奶奶見人都熱絡地喊「大孫子,叫奶奶」、「大孫子,叫阿姨」,每到這時候,孩子就可憐巴巴地望著她,不知如何是好。

礙于面子,她只能用普通話再翻譯一遍,連威脅帶嚇唬地逼著孩子跟長輩們問好。

但看著孩子委屈的眼神,她也心疼。一個年過的,別提多糟心了。

強行逼迫孩子跟人打招呼,或者責備孩子不招呼就是沒禮貌,讓自己丟面子。會讓孩子的安全感缺失,他們護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爸爸媽媽才生氣。當孩子認為自己很差勁的時候,就對自己失去了信任,自卑感就油然而生。

逼孩子打招呼,孩子會變得叛逆

在成人眼裡,打招呼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但在孩子眼裡,打招呼代表了信任。和一年見不上一兩次的孩子打招呼,會讓孩子自然抵觸。

這時候如果家長強行讓孩子打招呼,還會讓孩子變得逆反,從而是你越讓我做什麼,我就越是不做什麼。

這種對抗的情緒一旦形成,孩子從父母那裡感受到的就是命令和壓制,以致讓孩子心生叛逆心理。

作為家長,在孩子不願意與人打招呼的時候,切莫當場讓孩子難堪。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我們要做到是幫孩子圓場,然後事後再和孩子交流。

如果家長只以自己意願出發,命令孩子去跟陌生人打招呼,會讓他們產生不可避免的焦慮、緊張和排斥。

周國平曾說:「 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

03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不愛打招呼,千萬不要貼標籤

以前,我家孩子就是個不愛打招呼的「高冷寶寶」,逢年過節回老家,見到一屋子不認識的人,他也是害羞地往我懷裡鑽。

有時候,我媽會張羅著孩子叫人,只是每次孩子都不配合。媽媽擔憂地說:「這孩子是不是內向?」

生活中,像我媽一樣,一旦孩子不打招呼,或者不和人一起玩,就給孩子貼各種標籤的人,並不在少數。

「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

「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這孩子真內向。」

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說:「有千種辦法可以讓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

給孩子貼標籤,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變得自卑。因此,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以免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想逼著孩子給陌生的親戚朋友打招呼,又不想做佛系父母,家長請處理好以下細節,尊重他們的生理成長規律並呵護好他們的那份童心。

1、父母做好榜樣

王姐在我們社區開著一家小超市,除了賣貨還會代發一些快遞。所以每天到她家小店的人不計其數,但王姐都會非常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

此外,王姐外出在社區其他地方見到熟人,也會很主動地上前問好。在她的帶動下,她的兒子從小就有一張巧嘴,遇到大人總是會很樂意地向他們招呼問好。

2、提前告訴孩子相關細節

在見面聚會前,家長可以提前告訴孩子之後可能會帶他見到哪些人,這些人跟自己大致有著怎樣的關係。

當孩子提前知道要見面問好的人是自己的親人朋友時,就會主動放開自我保護的心理防線,減少抵觸情緒,主動去和父母交好的人溝通問好。

每次出門聚會以前,我都會提前告訴孩子,今天將會去到什麼地方做什麼,還有可能會見到那些親戚朋友;還有,在孩子遇到他們時,應該怎麼做。

3、運用肢體動作鼓勵孩子

當孩子遲疑著不願意叫人,甚至閃躲著想要避開時,家長要多尊重孩子。

家長應該蹲下身來,抱著孩子,真誠地看著他的眼睛,輕輕地對他說:「寶貝,加油,如果你叫人了,爸爸(媽媽)會給你獎勵小紅花哦。」

Wendy媽咪有話說: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自來熟」,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主動打招呼。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打招呼,父母可以自己出來打圓場,示范給孩子看。

養孩子,不妨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那個不打招呼的孩子。就像《拜託了媽媽》中,孩子們向爸爸媽媽喊出的心聲一樣: 「爸爸媽媽,不要逼著我打招呼了。」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足夠多的時間,用等待一顆樹成長的時間,去等待孩子的花期到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