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那就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小魚 2022/11/18 檢舉 我要評論

這4個跡象,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很多父母常常會焦慮,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把孩子教好。

其實,孩子的成長,是有跡可循的。 教育孩子,是一個需要不斷觀察孩子的工作。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那就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孩子懂得哄你

曾看過一個視訊特別暖心。小男孩不小心受傷了,怕媽媽心疼,反過來哄媽媽說:「我不痛,忍一忍就可以了」,然后就自己拿棉簽清洗傷口。

感受到媽媽關心的目光,小男孩說:「你好心疼我,對不對?」媽媽說:「對呀。」小男孩邊擦藥邊安慰媽媽:「沒事的,用消毒水擦一擦就可以了,我下次會注意的。」

孩子懂得哄你,說明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的情緒,有同理心,能照顧到父母的感受。

這一份哄的背后,藏著的是一份情商。

李開復教授曾經說過:「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

一個高情商,懂得體諒對方,考慮對方感受的人,才更有可能收獲幸福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的孩子會哄你,懂得體諒你的情緒,那麼你真的很幸運。

這樣的孩子能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做到游刃有余,不卑不亢,也能贏得對方的肯定和尊重。

孩子會做家務

在演員蔡少芬的微博中,經常看到家中兩個可愛的女兒會幫忙做家務。小女兒包子在三歲的時候,就會幫忙掃地。

周末的時候,兩姐妹分工合作,一個打蛋液,一個裱花,一起做曲奇餅。

如果你的孩子會做家務,那麼你對他的未來可以少操點心,因為這樣的孩子,到哪里都能 活得 好。

在面對生活的未知中,比其他孩子更多了一份從容。

孩子不怕失敗

一個叫凌的小男孩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因為凌搬家了,所以幼兒園提前為他準備了畢業典禮。

在老師和同學眼中,凌是一個愛哭,膽子也很小的孩子。但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天,凌鼓起勇氣挑戰自己一直失敗的10段跳箱。10段跳箱壘起來比他還高半個身子,小小的他失敗了。

但是凌愿意一次又一次地面對自己的失敗,擦擦眼淚,重新再來。

不知道重跑了多少次,終于,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他再一次助跑,一氣呵成順利地跳過10段跳箱,也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

要想成功,就是需要這種打不倒的韌性。

孩子愿意跟你說心里話

為人父母之后從未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被孩子屏蔽在人生之外是什麼感覺。

看了一檔采訪節目,才知道失去孩子人生的參與權和信任,是一件多麼悲涼的事。

在談話節目《不想說,特想聽》中,我們看到了一對關系扭曲,彼此隔閡的母子。

兒子天天是一名時尚公關,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很少回家,從不跟父母說自己的事情。采訪中,天天說起自己為了拿下合同,陪客戶瘋狂喝白酒,喝到直接進醫院時,母親潸然淚下地說:「為什麼你從來都不告訴我,為什麼你不回家?」

而天天卻說:「從爺爺奶奶去世的那天,我的家已經沒了。」

媽媽難受地反問:「媽媽家不是家嗎?」天天回答:「不是。」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孩子的無力,母親的無奈,更看到了兩個人因為歲月累積的鴻溝。

而這種疏遠是有原因的。天天房間的門鎖從小被拆掉,日記、手機被媽媽偷看,包括成年后自己住的地方,媽媽也有房間的指紋鎖,甚至在天天開始工作后,她還偷偷跟蹤過兒子。

媽媽沒能給孩子足夠的自我成長的空間,反而一直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敢跟父母說心事,不敢在父母面前展露自己真實的情緒。

這才導致了多年來,孩子關上了和父母溝通的渠道,也就是父母口中的「為什麼孩子跟我一點也不親。」

孩子愿意跟你說心事,說明了他認可了你是他最信任的人。

愿意將自己的情緒展露給你,邀請你一同參與他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所以,在孩子愿意說的時候,要靜下來,耐心聽他在講什麼。要慢慢去學習擁抱孩子的負面情緒,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一個被好好愛過、接納過的孩子,才能勇敢地打開自己,面對未知的人生。

他們會永遠銘記: 家,就是自己永遠的底氣;父母,永遠是自己的后盾。

這份安全感可以幫助他們熬過一生中所有艱難的時刻。

教育專家饒雪莉老師說: 「在孩子12歲之前,親子關系大于一切教育。」

孩子12歲之后的人生,一切已經注定。輸掉了親子關系,是后面多少時間都補不回來的遺憾。

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及時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反應,發現問題所在,及時補救。

養育一個孩子,離不開父母的愛與支持。

愿我們都能學會用信任和接納,給孩子一個快樂豐盈的童年,讓童年的快樂,幫助他們成為更優秀的人。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