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母乳餵養是目前來說,最為合理的餵養方式,但是一般情況下,當寶寶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單純從母乳當中提取的營養,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日常身體需求了。
那麼這個時候,「輔食」便是寶寶提取其它營養的有效方式,而從輔食添加開始,就要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嘗盡「百味」。
但是不少家長缺乏輔食餵養方面的經驗,所以常常會有錯誤的「餵養方式」,從而讓寶寶的身體遭受了一定的損傷。
3歲寶寶牙齒怪異,酷似「鯊魚牙」,醫生:寶媽給孩子吃錯了
3歲的童童,因為是父母晚來得子,是全家上下的「心頭肉」,孩子想吃什麼,家裡老人,還有父母,就會給孩子買什麼。
但是沒成想,因為這種「嬌寵」,卻讓孩子的牙齒,變得像鯊魚的牙齒一樣。
起初的時候,童童的爸爸媽媽,並沒有察覺到什麼異樣,但是突然有一天,童童媽媽發現,孩子的牙齒長得越來越「怪異」,讓孩子把嘴張開口,眼前的一幕,讓童童媽媽無法淡定。
原來,童童的牙齒,變得非常尖銳,就像是一顆顆小釘子,橫貫在口腔裡,和鯊魚鋒利的牙齒,簡直有很大的相似處。
看到這些,著急的童童媽媽,趕忙帶孩子去了醫院,但是看到眼前這番場景的醫生,也表示無能為力,只能隨著孩子牙齒的發育,看換牙的情況,如果改善不了的話,就只能重新「種牙」了。
提到童童的飲食方式,童童媽媽說孩子特別喜歡吃「甜食」,1歲多的時候,只要有甜食吃,孩子立馬不哭不鬧了,家裡的老人還有父母,都覺得這樣哄孩子,特別有用,所以用1歲就開始吃甜食,最終變成了這個樣子。
為什麼甜食對孩子牙齒,有這麼大的傷害?
甜食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而糖分進入孩子口腔內,因為附著性會比較大,所以很容易「見縫插針」,「潛伏」在孩子的口腔內。
而糖分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孩子口腔內,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細菌。而孩子的牙齒,本身發育不夠完善,也不夠堅固,所以在細菌的圍剿之下,就容易被腐蝕。
除此之外,糖分對牙齒的腐蝕,一般是從牙齒最脆弱的部位開始的,也就是牙齒的兩端,所以孩子牙齒兩端被腐蝕的過程中,中間的部位,就會呈現這種尖銳的形狀。
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寶寶吃甜食的時間,最好不要早於3歲,當然,更不要把甜食,當作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因為甜食帶給小寶寶的傷害,不僅限於腐蝕牙齒這一部分。
還可能會讓寶寶胃口變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除了甜食之外,這些食物寶寶3歲前,也別過早喂
1、調味品
在民間,老一輩人認為,孩子過早吃鹽,有助於開發大腦,讓孩子更聰明、更強壯,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毫無科學性,早已被推翻。
而且,孩子3歲前,日常的正常飲食,已經能夠滿足孩子對於「鈉元素」的需求,並不需要添加其他調味品。
除此之外,調味品因為味道濃重,會損傷孩子的味覺系統,再加上孩子身體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從而就會加大腸胃和腎臟的負荷和壓力,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2、果汁
很多家長會給小寶寶,去喝一些果汁,但事實上,目前世衛組織,也在強調,孩子3歲前,最好不要喝果汁。
因為水果在壓榨的過程中,破壞了本身的營養纖維,所以在壓榨之後,其中的營養成分已經被破壞,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營養供給。
所以果汁這一類的食物,也最好在孩子3歲前,不要給孩子盲目地喂,想要給孩子提供維生素等營養,建議食用「果泥」。
3、醃制食品
在不少地方,醃制食品是飯桌上,常常會見到的食物,有些家庭,會在冬天醃制一大缸的鹹菜,來年可以吃很久。
但對於小寶寶來說,這種看似爽口酸辣的食物,卻有著很大的健康隱患,首先,醃制食品當中,鈉元素含量太高,易給寶寶腎臟帶來負擔。
除此之外,醃制食品在醃制的過程中,營養素會遭受破壞,也會產生一種叫做亞硝酸鹽的致癌物,對寶寶身體有弊無利。
小寶寶的飲食,是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萬分注意的事情,畢竟民以食為天,我們一天也不能離開食物,也一天不能不去預防,飲食的安全與衛生問題。
在這裡,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掌握科學的餵養經驗,幫助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