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調皮,我們為什麼總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好后悔,昨天寶寶一直鬧著不睡覺,已經十一點了,我忍不住發脾氣,吼孩子,然后孩子皺著眉頭抱著我的胳膊睡著了,真的好后悔!
那天同事來家里做客,撓撓不停地跑來跑去,我可不想讓別人說我的孩子沒教養,上去就是一頓吼,別說孩子了,連同事都被「嚇傻了」,可轉臉看到孩子臉上帶著淚花,內心超級后悔,可同事在啊,我不能丟了面子,于是我對同事說:看到沒,小孩子不能慣著,吼一頓立馬老實了!
別說我們普通人了,連明星都忍不住會吼孩子,近日孫儷在微博上寫到: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這些話也是說給自己的,哈哈哈,現在拍戲錄音師都會表揚我,嗓門變大了,有穿透力了......為什麼進步那麼大,是媽媽的應該都懂,還不是這7年練出來的!
為什麼家長們總是「喜歡」吼孩子呢?
其實是心理作用在作怪。表面上看是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父母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對孩子發火,實際上是對自己解決不了問題而發怒。
如同上面提到的媽媽,孩子不睡覺,可能她哄了好長時間,孩子就是不想睡覺,只想玩一會兒,然后媽媽心里會這樣想:你這孩子太不乖了,媽媽為了哄你睡覺做了這麼多努力,而你呢,一點都不領情,還在那里玩鬧,你這是要上天啊?于是怒火中燒,吼一頓,孩子嚇呆了,乖乖睡了,而媽媽嗎?看著孩子委屈的小臉,在原地懊惱。
媽媽感到懊惱了,下次還會吼孩子嗎?肯定會的,因為媽媽已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雖然內心會后悔,可是不得不承認,你吼孩子的那一刻,還真的起到了點作用。
比如孩子拿著彩筆往墻上亂涂亂畫,你大吼:停下,不準畫了!雖然女兒不知道為什麼不讓她畫了,可她還是在你生氣以后乖乖把畫筆放在一旁。
兒子在衛生間玩水,玩的不亦樂乎,現在已經入秋了,天氣漸漸涼了,而且已經到上床睡覺的時間了,你喊了好幾遍,可兒子絲毫沒有停下來的痕跡:小子,你居然敢不聽我的話,來吧,吼吼更健康,孩子乖乖回房間了。
所以,吼完以后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然后你就會陷入這個「吼孩子」的怪圈:一邊吼孩子,一邊暗暗后悔著。
吼孩子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呢?
1、孩子內心恐懼:經常吼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變得膽小敏感,不敢去嘗試。而且孩子也容易分不清對錯,不管做什麼事,不是因為這件事不對而不去做,而是害怕爸爸媽媽的怒吼而不敢去做。慢慢的,就變得不敢嘗試了。
2、喚醒孩子內心的「小魔獸」:大人經常發怒、吼孩子,當時很奏效,孩子會立刻安靜下來,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也會變得暴躁易怒,爸媽比我強大,肯定不敢吼爸媽,但是孩子會在學校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同學。或者某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對著自己的小熊訓話,其實這都是孩子在發泄自己內心的壓抑。長大后,為人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淘氣時,也很容易用發怒、吼來解決問題。
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不吼孩子呢?
一、同理心
世界著名作家、哲學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而吼孩子就是其中的一項,你發脾氣其實也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
而同理心能夠幫你轉換角度看問題,《小王子》里面寫到: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孩子,只是少數人記得。我們曾經何嘗不是孩子呢?只不過我們現在總是喜歡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比如那個不睡覺的小孩兒,只不過在你看來到了睡覺的時間,其實是媽媽的內心焦慮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被一些規則束縛住手腳,比如專家說,要在晚上十點前睡覺,那麼好了,孩子超過十點不睡覺,我的天,那不行,都十點了還不睡,太不像話了!其實偶爾一次超過十點真的沒問題,我們大人工作累了不是還有個休息日嗎?為啥就不能理解一下孩子呢?當你能夠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二、忍不住時數數
當你看到孩子的作業錯了一半;
當孩子不好好吃飯,趁你不注意把飯菜故意灑出來;
當你剛剛給孩子換好干凈衣服,結果孩子用顏料弄臟了;
你是不是也會忍不住想要吼孩子一下?當你忍不住的時候就在心里數數,直到你的心情平靜下。在氣頭的上的時候,不要給孩子講道理,因為本身你已經有情緒了,如果你再給孩子講道理,很有可能你自己就先忍不住發火了,數數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最好方式,一旦你冷靜下來,你再看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這算什麼事兒啊!
有時候真的是我們的情緒把問題放大了,我們已經站在一個「孩子不聽話」、「孩子不讓我省心」的立場上,所以當你看到孩子出點小問題時,你就會忍不住發火。
三、改變自己
有寶媽跟我抱怨:我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婆婆都會站出來說我沒耐心,你說我自己帶娃,現在又有了二胎,一天二十四小時帶娃,我怎麼可能一直有耐心呢?
其實寶媽說這話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抱抱她然后告訴她: 別怕,這都是暫時的,因為孩子最終會長大,離開我們的懷抱,可能現在你感覺很累,可是當孩子真正離開你的懷抱,你就會很懷念這段時間。
現在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獨自帶娃的累其實一直都被夸大,很多人都說婆婆理解不了,其實婆婆們那個年代比我們苦多了,或許在她們眼里,我們獨自帶娃真的不算很難的事兒。所以,寶媽,你要改變自己的態度,盡量讓自己樂觀一些:我帶娃很累,至少是現在累,但是不會一直如此累,雖然帶娃累,但是我沒有錯過寶寶成長的每一個步驟,這對我和寶寶來說是多麼幸運啊!這樣一來,你的心情會好很多,對待孩子也就更有耐心。
而當你抱著「我好累」、「沒人幫我帶娃」、「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這樣的心里時,你會很容易崩潰、發火。
拿破侖曾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如果寶媽們能夠改變自己,學會控制情緒,那麼在孩子面前就能控制好自己。
有人問大師: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大師反問:你有沒有復印過文件?
有啊,經常復印!
那麼復印出來的文件有錯,你是改原件還是改復印件呢?
所以,爸媽們,當你認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時候也應該反思的自己的言行。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父母的陪伴何嘗不是僅有一次呢?你是第一做我的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你的爸媽,愿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遇見最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