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要避開三個坑!學會十招,不ㄉㄚ也不罵,教會孩子守規矩

桃屁酱 2022/09/04 檢舉 我要評論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確實需要給他們一點懲罰,才能讓孩子長記性,學會守規矩。不過「如何罰」這是一門技術活,父母可要多鉆研。

懲罰孩子要避開三個「坑」

上手教育并不可取

「孩子不聽話,ㄉㄚ一頓就好了。」

這是多少家長的至理名言,然而教育專家告誡各位:當孩子不聽話或者犯錯后,ㄉㄚ一頓是最低級的懲罰方式。

因為bao力教育只能起到短暫的鎮壓作用,且對孩子的傷害卻是持久性的——

A: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關于父母bao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看陳喬恩的采訪,她提到自己小時候經常被媽媽ㄉㄚ,有時候拿枯樹枝捆成一把。

這給陳喬恩留下了很深的童年陰影,在節目中直接說「我媽比鬼還可怕」,一聽到媽媽上樓的腳步聲,就仿佛聽到鬼的聲音,感覺媽媽要來揍自己了。

即使如今已經是可以反抗的成年人,可想起這段經歷,還是會忍不住紅了眼眶。

父母的每一次bao力教育,無疑都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一道傷疤。

B:讓孩子學會「以bao制bao」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們的行為舉止都會被他們看在眼里,并且日后照搬。

如果父母總是習慣通過bao力解決問題,孩子經常目睹甚至是經歷這個過程,那麼等他們長大后,可能也會用bao力來解決問題,行事也格外情緒化,容易被激怒。

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格外關注那些從小在家暴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的心理健康。

語言罵、否定孩子要不得

在懲罰教育孩子時,父母往往容易情緒激動,有時候會忍不住說幾句比較難聽的話,但還有一些情緒極端化的父母,可能就會進行人身攻ji,在語言上辱罵或者是否定孩子,這種方式顯然也不科學。

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表示,很多青少年犯ㄗㄨㄟ與其童年時所遭遇的語言bao力有緊密的聯系。

這主要是因為,當孩子們長期處于被否定、被ru罵的環境中時,他們可能無形接受了「心理暗示」,然后開始擺爛,接受這個「壞孩子」的標簽,并且用行動來證實給父母看。

另外,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傷人的話勸大家三思,特別是對著親密的家人,你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孩子們記一輩子。

冷bao力容易傷人于無形

也有些父母喜歡「冷bao力」來解決問題,他們懲罰孩子的方式就是無視孩子,無論子女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他們都用冷漠的態度來回應。

表面上看好像很科學,沒有ㄉㄚ也沒有罵,可它比ㄉㄚ罵更傷人,隔空傷了孩子們的心。

正如《冷bao力》一書中所說,「父母為了掩飾自身的不足,便掩飾子女最大的長處……他們粉碎孩子的意志和批判精神,從而使孩子無法評斷父母。」

這種行為模式下,往往容易導致孩子變得更加「逆反」,試圖用更嚴重的錯誤來激怒父母,換來他們的關注度,反而與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馳。

專家推薦十招科學懲罰孩子的好辦法

如果你們家孩子不聽話或者是犯了錯誤,不妨試試這些懲罰的好辦法,不用ㄉㄚ也不用罵,教會孩子乖乖守規矩。

1】初級懲罰:寫字、畫畫

這種方式能夠磨礪孩子的心性,讓他們冷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犯了什麼錯,為什麼父母會懲罰自己。而且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專注能力,對個人的成長也是有促進作用的。

2】讓孩子面壁思過

這也是讓孩子反思的一種舉措,不過懲罰力度會比寫字、畫畫這種要重一點。在孩子站之前,父母可以說明為什麼會讓他站,以及要站多久。

之前看一檔育兒綜藝節目中,奶爸李承鉉就用這種方式「懲罰」過女兒,不過各位父母在實施之后,要及時抱抱孩子,給他們一點安慰。

3】懲罰孩子幫忙做家務

例如洗全家人的襪子,拖地,洗碗等等,既能小小地懲罰一下他們,又能培養其自理能力。

4】讓孩子自己來彌補錯誤

例如孩子把別人的玩具弄壞,讓他們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買一個新的賠給別人;不小心弄臟地面,讓孩子自己清理干凈。

目的有兩個:一是犯錯要付出代價,這個你需要自己承擔,以后要長記性,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是犯錯不可怕,關鍵是要有勇于承擔的勇氣,其實做起來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

5】沒收孩子的某些獎勵

就是為了給孩子立規矩:做對了有獎勵,做錯了自然也要受到懲罰。

所以我們平時要守規矩,不能蠻不講理,只顧著以自我為中心。

6】給孩子一點限制

例如縮減他們每天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長,限制他們使用玩具等等,就是為了給他們一點警示作用:犯錯要被懲罰,這個后果你要接受。如果他們能及時改正,就再恢復。

7】家庭人員間擬定一份「獎懲制度」

規定好「完成哪些事情有獎勵」,「做錯哪些事情有懲罰」,而且全家人互相監督,這樣父母也能給孩子們起到一個好榜樣。

也能讓孩子明白,我們之間是平等的,我不會因為自己是大人是逃避責任,你也不該認為自己是孩子就能推卸責任。

8】大人之間要制定統一標準

特別是老一輩和年輕父母之間,要統一原則和標準,明確告訴孩子犯錯的界限在哪里,不要一人一套標準,這樣往往容易讓孩子弄不明白,大人的公信力也被拉低。

9】必要時刻,可以給孩子深刻一點的教訓

如果孩子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觸碰到了家長的底線,例如tou錢、撒謊、破壞公物等,父母需要給孩子們一點深刻的教訓,不能讓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是小事。

例如,你可以ㄉㄚㄉㄚ孩子的手心,或者是讓家里比較有威嚴的家長來教育一番,讓孩子們記住這個「恐慌感」,下次不敢再犯。

10】讓孩子自然承擔后果

當他們犯錯后需要被懲罰,父母不要一味想著包庇或者是替他們「擦屁股」,有時候可以狠狠心讓孩子們自己去承擔后果。

上述這些方法,父母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使用,不過要注意三個原則:

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把控好懲罰的尺度;

一旦使用了就不要心軟,堅守住底線;

事后可以再跟孩子溝通一下,安撫好他們的情緒。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
更多推荐